第二次、"左派"与"右派"之间的斗争是以李迪与丁谓为爆发点。
"作东宫宾客,谁不畏惧!今朝廷人三分,二分皆附准矣。"《续资治通鉴.卷34》
虽说,母强子弱,但"左派"在朝堂之中的势力也不可小觑,寇准被罢免相权后,则以李迪领衔。
寇准下台后,盛怒之下的宋真宗打算处理其同党时,准备将这次事件涉及到太子头上。李迪问了一句话,宋真宗如梦初醒,宋仁宗的储位方才得以幸存。
"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上大寤。"《宋史列传.卷69》
公元1020年(天禧四年)7月间,李迪与丁谓相继出任宰相。
丁谓力主刘皇后临朝参政,李迪则主张太子监国。
丁谓率先向李迪发难:
"即日上体平,朝廷何以处此?"《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28》
李迪也不甘示弱,向丁谓反问道:
"太子监国,非古制耶?"《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28》
丁谓、李迪二人以"太子总领军国事"频频展开唇枪舌战,甚至在朝堂之上"左派"与"右派"相互大打出手。
宋真宗迫于无措之举,于当年11月间将丁谓、李迪同时免职。
但是,丁谓背后是刘皇后这个后台,皇后出面说情,丁谓时隔不久就再次复出为相。
宋真宗在右派(皇后)与左派(太子)之间搞权力平衡,于公元1020年(天禧四年)11月间突然宣布:太子听政于外,皇后制裁于内。
这时,时任宋朝参知政事的王曾出面调停,他对刘皇后的亲戚、崇信军节度使、同平章事钱惟演言道:
"汉之吕后,唐之武氏,皆据非其位,其后子孙诛戮,不得保首领。公,后之肺腑,何不入白皇后?万一宫车不讳,太子即位,太后辅政,岂不为刘氏之福乎?若欲称制,以取疑于天下,非惟刘氏之祸,恐亦延及公矣。"《言行龟鉴.卷6.政事门》
王曾同时又通过钱惟演向刘皇后分析了太子与皇后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于是,统治集团内部的这场矛盾才算是暂时地平息了下来。
关于这次党争风浪,史书称之为:
"两宫由是益亲,人遂无间。"《续资治通鉴.卷35》
第二阶段、宋真宗驾崩之后。
根据《名臣碑传琬琰集.卷5》记载:当时朝廷的情况是,"主少国疑,人无一志,大臣不协。"
刘皇后自公元1022年(乾兴元年)2月间,开始以皇太后的身份垂帘参政。
在古代封建思想沉淀下,很多人都认为"母后当阳,非国家美事"。
所以,就因垂帘听政问题在宋朝政权内部引发了两场冲突。
第一次、是王曾与丁谓之间的冲突。
宋真宗病逝的时候,曾留下过遗诏:尊封刘皇后为皇太后,权处分军国大事。
宋真宗的遗诏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关键一点,则在于一个"权"字,主张皇太后参政的丁谓坚持去掉,而王曾却执意保留,最终的结果是王曾胜出。
那么,刘太后该如何听政呢?
王曾则认为,可以参照东汉时期的建制:
五日一朝,皇帝在左,太后在右,垂帘参政。
相反,丁谓则建议:
皇帝每月初一、十五单独上朝,重大军政事务则由太后与皇帝召见辅佐大臣一起商议决定,一般政务可以由宦官雷允恭负责上传下达,在交由皇太后做最后的定夺。
按照丁谓的这种说法,王曾甚是担忧:
"天下公器,岂可两宫异位?又政出宦人,乱之本也。不可。"《儒林公议》
王曾一语击中要害,果不出王曾所料,宦官雷允恭因此得势,权倾朝堂。非但如此,宦官雷允恭还是丁谓的心腹。所以,上传下达的政务大权则实际上操纵在丁谓手里。
于是,丁谓为一举铲除政敌,就额外加码,大肆打压迫害以寇准、李迪为首的"左派"势力。
由此,皇太后参政的实权就被丁谓、雷允恭驾空了,当皇太后发觉丁谓、雷允恭二人支持她是另有所图,而真正的目的则是为了图谋掌握朝堂政权,于是,皇太后与丁谓、雷允恭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
公元1022年(乾兴元年)六月间,太监雷允恭负责监督修建宋真宗陵寝时,擅自违背刘太后的懿旨,同时又明目张胆的盗窃陪葬物品,事发后被下令处以极刑。
王曾则抓住这个有利时机,落井下石,一一列举出丁谓的假公济私的祸心,更是太监雷允恭的幕后老大。
所以,刘太后当即就罢免了丁谓的一切官职,随后,将其发配到了崖州(海南崖县)。而王曾则于同年的七月间再次复出执掌相权。
关于丁谓为人阴险歹毒,京都开封一直就流传着这样的民谣:
"欲得天下宁,须拨眼前丁;欲得天下好,不如召寇老。"《宋代宫闱史.第46回》
刘太后果断出击,惩办了以丁谓等人为首的势力,自是大快人心。所以,在丁谓被罢相后,刘太后自然是实权在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