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为什么有那么多科学家,前苏联为什么这么多科学家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2-11-21 14:52:28

第二章 沉舟侧畔千帆过,收之桑榆未为迟。

20世纪末,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由于领土重新划分、经济严重下滑,俄罗斯遭遇了严重的人口流失。据俄统计署数据,1989年—2015年间,离俄移民总数为450万。尤其是在苏联时期遭到长期排挤的犹太人,纷纷涌向“新”故乡以色列。苏联解体后10年间,共有80万名原苏联人迁入以色列,总量相当于当时以色列人口数量的五分之一。他们不仅带来了大量人力资源,同时也带回来了大量当时先进的技术,为以色列的高速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

千禧年普京上台后,虽然经济状况逐渐好转,但自2014年因克里米亚等一系列政治事件受到西方制裁后,俄罗斯经济又再次陷入困难。其中,2015年经济下滑最为明显,自2016年起每年保持1.5%的增长。与欧美国家的和中日韩不同,俄罗斯科研体系主要依靠国家投资,政府资助比例占到68.2%(美国24%、德国27.9%、中国21.3%)。而在动荡的政治和经济环境中,政府难以像前苏联那样为科学家们提供优越的待遇和充足的科研经费。2018年,全俄研发经费仅140亿美元,约占GDP的1.1%。

苏联为什么有那么多科学家,前苏联为什么这么多科学家(5)

但在这动荡的20年中,俄罗斯依然诞生了最多的年轻数学天才和优秀科学家。我们分析近20年出生在俄罗斯的17名菲尔兹奖、诺贝尔奖、沃尔夫奖和阿贝尔奖的科学家中,有15名在俄罗斯完成本科阶段,12名在俄罗斯完成博士研究阶段,而最终留在俄罗斯从事科研工作的只剩7人,其余都流失到美国、德国、法国和英国等欧洲国家。仅看菲尔兹奖,2002年至2018年的获奖者中,出生在俄罗斯的最多,但在完成基础教育和大学教育后,一半人才在博士和研究阶段流向美国。这些情况一方面体现了俄罗斯人才流失的严重性,另一方面却也表明了俄罗斯民族在基础研究、数学和算法领域仍然具有深厚沉淀和巨大的优势。

所幸的是,俄罗斯政府再次认识到科学强国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颁布“科技发展战略2024计划”,首要发展数字经济、智能工业、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新兴科技,继续重点发展能源技术和生命科学。预计到2024年,俄罗斯将新建15个产学研中心,更新50%的科研设备,人才待遇和奖学金也会得到提高。而为了吸引一国科学家回国,政府制定了“Mega Grands”计划,拨出280亿卢布,资助235个涉及物理、生物、纳米科技、材料科学、力学、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等领域的科研项目。每位获得资助的科学家以俄罗斯高校为基础建立实验室。在政府努力下,一批优秀科学家已回到俄罗斯,其中包括2010年菲尔兹奖获得者斯坦尼斯拉夫.斯米尔诺夫,他在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完成大学学习后,先后到加州理工学院、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和普朗克数学研究所深造,是当今世界首屈一指的数学家。

2011年,俄罗斯政府在MIT的支持下成立莫斯科Skoltech大学。这是一所与众不同的新式大学,其师资力量中的1/3为本土学者,1/3为欧美学者,1/3为海外回流的俄裔学者。可以说,Skoltech不仅在吸引外流人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是俄罗斯高校走向国际化的一座里程碑。大学下属的计算实验室和纳米材料实验室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苏联为什么有那么多科学家,前苏联为什么这么多科学家(6)

2019年2月20日,普京在国情咨文中首次透露了“波塞冬”核动力水下无人潜艇,西方媒体将“波塞冬”成为世界末日武器。传统水下武器的思路是尽可能躲藏,避免被发现,而“波塞冬”则反其道而行之,做大和做快,做远和做深,远远超越水下500米的侦测深度、远远超过50节的拦截速度,实现高达两万海里的航程,在更高维的空间中作战,让对手发现不了,发现了也跟不上。俄罗斯在军工以外的科研成就也不容忽视。位于伊尔库茨克的中微子望远镜被称为贝加尔湖的“宇宙之眼”,通过捕捉来自宇宙深处的中微子信息,探索宇宙大爆炸10秒内的状态;下诺夫哥罗德罗巴切夫斯基大学激光实验室的访问学者(Gerard Mourou)拿到2018年的诺贝尔奖,目前在探索阿秒激光瞬间*死人体癌细胞而不破坏其他健康细胞的可能性,该技术还可作为太赫兹波源;莫斯科大学Skoltech大学阿尔乔姆.奥加诺夫教授在新材料预测计算机设计方法与晶体结构预测等领域已经处于世界第一梯队,他正指导着团队进行新材料理论设计、高压物质状态和物质结构与性质预测方法研究;新西伯利亚催化剂研究所的新型催化剂在促进新型合成材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方面具有优异表现。实际上,俄罗斯正凭着强大的基础研究能力不断在数学、物理、化学、医疗等领域持续突破。

第三章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即使历经困难阻碍,俄罗斯高校依然保持了严谨、踏实、精益求精的教学和科研体系。虽然俄罗斯在全球科技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不多,据俄罗斯自己的评估,俄罗斯仍然在数学、物理、化学、空间探索和地球科学等学科上领先欧美。前苏联的科研工作由国家主导,科研成果为国家服务,基本上没有争取国际地位的需求和意识。科学家们认为,自己的理论技术能保家卫国,能强国富民,就是最好的佐证。而且,多年冷战,人们学习英语的机会并不多,大多数论文均为俄语,极少翻译成英文并发表到国际期刊上。

近年,俄罗斯政府和教育界认识到“酒香也怕巷子深”,开始鼓励高校“走出去”。2013年到2017年,俄罗斯在国际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在全球范围增长最快,增长率达82%,远高于美国(3%)和中国(17%)。其中,物理和材料领域论文数量排名第四,数学、化学和工程排名第六。2017年,俄罗斯申请了35000项专利,全球排名第五。

苏联为什么有那么多科学家,前苏联为什么这么多科学家(7)

俄罗斯高校看重的并不是单纯的世界排名,而是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与各国最先进理论技术的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从而把握科学发展的新方向,提升科研理论水平。俄罗斯政府计划拨出1040亿卢布,支持莫斯科物理技术大学、圣彼得堡信息技术大学、莫斯科高等经济学校等21所高校。在项目框架下,除了增加国际期刊论文发表数量外,这些高校还将吸引国际知名教授前来建立或带领研究中心和实验室,招收更多留学生,聘请更多年轻教授,开设更多博士点,为年轻学者提供更多资助等等。通过一系列的国际化举措,将俄罗斯高校的科研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

俄罗斯是全球高等教育普及率最高的国家之一,25—64岁的人口中,约54%的人拥有高等文凭(我国10%左右)。但俄罗斯高校对学生质量控制非常严格,2017年TOP 21高校共输出58009名本科毕业生,14721名硕士,634名博士/副博士。在读博士生中只有1/3人能顺利获得学位。

俄罗斯在普及教育的基础上还存在一条精英路线。这条路线从幼儿园就开始了,院士和教授在幼儿园里扮小丑做数学游戏,吸引小朋友们喜欢数学。整个俄罗斯大约有20—30个精英中学,吸收千分之一到万分之一的数学和科学天才进行专门的培养。例如,莫斯科国立大学设置的柯尔莫哥罗夫寄宿中学,照搬大学学习制度,教师均为莫大教授和教员。学校招收九、十和十一年级的中学生,前两年级主要课程为物理数学、生物和化学,十一年级则主要学习数学和物理。经过数年专业训练,70%的毕业生都能顺利考进莫大。此外,有着140多年历史的莫斯科第57中学也是全俄最好的物理数学中学之一,专门招收天才少年,主攻数学、生物和人文学科。有了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铺垫,这些天才少年进入高等教育阶段更是如虎添翼。比如,2012年到2019年ACM编程大赛冠军团队均出自莫斯科国立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和圣彼得堡信息技术大学。

苏联为什么有那么多科学家,前苏联为什么这么多科学家(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