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是什么时候去世的,包拯什么时候喜欢小蛮的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3-02-17 16:47:10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江湖豪杰来相助,王朝和马汉在身边。

法律是国家底线,政治清明以及国泰民安靠的不仅仅是百姓自觉性,还有官员的廉政程度,封建社会中有不少贪官污吏,比如和珅之辈。

根据《庸庵笔记》中查抄和珅家产相关资料来看,他贪污了大概有11万两白银堪比国库,数字之庞大令人惊讶。

身居要职不仅能在项目中抽取钱财,属下的人还会投其所好送上“孝敬钱”,积少成多一点点拥有了规模,所以和珅最后归宿是一条白练了解此生,万千家财没有带走一分一毫。

除了贪官污吏也有政治清明的清官,例如以执法严峻著称的包拯,不过他的死因一直存在争议。

有人说是突发疾病有人说是皇帝赐死,多年后经过检测,从他的骸骨中发现了真相,这件事情并不简单,下面带大家了解一下。

包拯从小认真学习考中进士,而后出任知县,因为父母年迈他申请在老家附近就职,而后父母不想让他离开他就辞官回乡了。

用现代眼光来看似乎有些“妈宝”但实际上是孝顺,符合封建社会中背景下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孝是中华传统美德包拯赡养父母值得赞扬,几年后双亲接连去世他就在墓旁盖起草庐守丧期满迟迟不忍离开,有情有义的性格造就了他在仕途之路上的种种表现。

影视剧中包青天形象基本上是铁面无私,历史上也确实如此。

端州盛产砚台他任职端州知府时,前任官员经常敛取多余进贡数量几十倍的砚台,拿来贿赂上级或者朝中权贵,而包拯上位后命令制造的砚台要和进贡数量一致,他一个都不拿。

在后来的几十年官宦生涯中坚持秉持廉洁奉公态度,不畏权贵一心为百姓谋福祉,任地方官员时善于体察民情,在开封府时疏浚惠民河受到百姓称赞。

当时为了水运引其他河流进入惠民河,流量大增附近经常出现水灾,据相关记载破坏程度很大,"门关折,坏官私庐舍数万区,城中系栰渡人"。

而后得知原因是"中官世族筑园榭,侵惠民河,以故河塞不通",将一些楼台花园全部拆除,不怕达官贵人生气,是个刚正不阿的人。他一生都为国为民,却在64岁那年溘然长逝。

包拯死因

据史*载,包拯死后"京师吏民,莫不感伤;叹息之声,闻于衢路"。

关于他死因有各方面猜测,从发病到死亡仅仅隔了13天所有有人认为其中有蹊跷。因为他在朝中得罪了太多人。

关于当时情况的记载史书上只有寥寥几笔,嘉佑七年五月,包拯在枢密院视事时,不知何故,突然得病,没过多久后就病逝了。

1973年包拯墓被挖掘真相才得以暴露在阳光之下。家族墓位于合肥当时进行挖掘找到了包拯墓,并且出土了墓志铭,为历史研究提供了宝贵财富。

里面还记载了她病后皇帝以赐药的史实,当重要大臣生病皇帝为表达关心以及重视确实会赐药,这一点无可厚非不是反常之举。

而对挖据出的骸骨进行检测,发现里面有钙、铁、汞和砷,汞和砷这两种重金属物质本不应存在于人体中,会造成死亡,但古代砒霜和朱砂中恰恰含有。

这两种物质是剧毒药物,包拯骸骨中为何有过量毒药呢?这也许就说明他当年不是病死而是被毒死的。

关于朱砂砒霜来源,有人猜测他由于性格原因得罪了太多权贵,可能是偷换了宋仁宗送来的药,所以导致他越喝药身体状况越糟糕。

还有人猜测是宋仁宗看不惯他“过刚易折”的性格打算除掉,才会主动送来表面是药实际是“催命符”的剧毒。

当时宋仁宗的三个儿子都夭折了,于是收养濮王的十三子为养子将其作为继承人培养。

而包拯认为皇帝无子是天意,他应该将皇位还给赵匡胤一脉,这个观念触碰到了宋仁宗底线,他有*人动机。

不管是宋仁宗还是恶毒大臣如今已无从考证,我们能了解的是包拯骸骨中存在大量汞元素和砷元素,将真相面积缩小,真正死因还是要等待将来科技发展或者挖掘出的其他文献证明。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