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金战争前期,成吉思汗顺手打服了高丽。
不过,高丽人貌似并不服蒙古人。
之后的十几年,高丽时叛时附。每当蒙古大军撤走,高丽人就会背叛。每当蒙古大军卷土重来,高丽人就会举旗投降。
由于当时蒙古要专心灭金,没有过多精力对付高丽,因而蒙古和高丽之间也就大致维持了一种明面上的藩属关系。
1232年,窝阔台亲率大军南征,发动灭金战役。高丽的贵族们瞅准时机,*了蒙古派来的七十多个达鲁花赤(也就是督官),再次背叛蒙古。
得知消息后,窝阔台非常生气。他再次派兵征讨,结果领兵大将撒礼塔阴沟里翻船,在征讨期间被流矢射*。这一下,高丽人的心气大增,居然冲出朝鲜半岛,*进了蒙古人的地盘。
这件事发生在1233年,也就是蒙古联宋灭金的关键时刻。
小小的高丽人在背后舞刀弄枪,窝阔台简直要气疯了。
与之同时,由于术赤死得太早,由其建立的钦察汗国在西边的压力巨大,大有被罗斯联军赶出第聂伯河流域的趋势。
身在异域,不进则退。当年成吉思汗辛苦打下的地盘,如果在自己手上搞丢了,那未免太丢人现眼了。于是,窝阔台便在灭金的空隙,召开了全族大会,商量怎样解决问题。
后来经过商议,窝阔台决定灭金之后,将蒙古军主力调回本部,用于发动第二次西征,彻底征服东欧。
同时,再派出一部分兵力征讨高丽,彻底打服这个“变色龙”。
1234年正月,在蒙宋联军的夹击下,金国灭亡。
之后,按照此前制定的计划,蒙古军主力撤至黄河以北,为接下来的西征和东征做准备。至于新攻取的河南地区,窝阔台只留下了很少的部队驻防。
作为北宋三京(西京洛阳、东京开封、南京开封)所在,河南历来为南宋所重视。
得知蒙古军主力北撤,当时亲政不久的宋理宗赵昀立即就想发兵打过去。
见皇帝有意北伐,宰相郑清之很快就策划了一个大胆的计划:端平入洛,规复中原。
出兵收复河南,这是大事,宋理宗不敢纲乾独断,便召开朝议,让大臣都谈谈看法。
在朝议时,沿江制置副使赵范力挺宋理宗,并将郑清之的方案进一步细化,提出“据关守河”主张。也就是吞下此前金国的“关河防线”,把南宋的国境防线从淮河、大散关一线,向北推进至黄河、潼关一线。
这样一来,宋朝不仅可以收复开封、洛阳等重镇,提振民心士气。还能将战线向北推几百里,扩大战略腹地。
这个计划太诱人了,宋理宗当即就想批准。
当然,按照宋朝的惯例,有人附和宋理宗,自然就有人反对。
当时一个叫吴渊的官员就对北伐提出了异议,他认为长年的战争让河南地区哀鸿遍野,饥民相食,无法给大军提供足够的军需支持。即使宋军可以趁虚收复三京,最终也很难守住。
除了吴渊外,参知政事乔行简和京湖置制使史嵩之也明确反对北伐。他们的理由和吴渊差不多,即认为宋朝的军力、财力不足以北伐。兵派少了,即便能够收复三京,最终也守不住。多派点兵,不仅兵力和财力无法支持,而且既有的两淮防线也会受影响。
另外,吴渊、乔行简还都提到了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贸然北伐,必然会遭致蒙古军的报复。而以宋军现在的战备状况,还无法应付与蒙古的全面战争。
实事求是地说,反对北伐的官员,说得并非没有道理。
不过,由于乔行简与郑清之向来有矛盾,两人经常相互拆台,为了反对而反对。
加之史嵩之与赵范也有矛盾,这两人一个坐镇荆湖,一个坐镇淮西,平起平坐,很多人认为史嵩之反对北伐,是因为"端平入洛"是郑清之和赵范等人提出来的,他作为配角,就算这次军事行动成功了,头功也落不到他的身上。他不愿意给人做嫁衣。
因而,宋理宗也就只把乔行简、史嵩之的谏言当成是党争行为,最后还是批准了赵范的方案。
1234年五月,宋理宗首先下诏罢免了史嵩之等主守派官员,给这些人放长假,免得北伐期间这些反对派在后方搞小动作。
随后,宋理宗又任命赵范之弟赵葵为收复三京的主帅,统率五万宋军北伐。
六月间,宋军正式开始北进。打头阵的是原淮西置制使全子才,他率领万余名淮西兵自庐州出发,目的地是原北宋旧都开封。
七月初五,全子才率宋军进入开封,实现了岳飞等抗金将领一辈子都没实现的梦想。
当宋理宗听说开封光复的消息后,大喜过望。随即任命赵范为东京(开封)留守,赵葵为南京(商丘应天府)留守,全子才为西京(洛阳)留守,并在临安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仪式。
然而,宋军此时收复的开封,已经不是《清明上河图》中的那座繁华都市了。
这座曾经超过百万的巨型都市,在经历了多次战乱后,城内只剩守军六百余人、居民一千多家。整个城市破烂不堪,只有大相国寺和原先北宋的宫殿变化不大。
开封只是一座空城,这意味着什么,相信大家都能明白。
是的,城中没有粮草!
宋朝的奇葩军制,注定了北伐军不会携带很多粮草。现在开封城内又无粮,这还打个屁呀!
无奈之下,全子才只好命令部队就地驻留,等着后方的粮草运至开封后,再继续进军,直抵黄河南岸,完成既定目标。
可是就在这个宋军与时间赛跑的关键时刻,怕什么来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