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人物评价200字,梁启超的生平及主要事迹200字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3-04-20 15:50:27

梁启超人物评价200字,梁启超的生平及主要事迹200字(1)

你我即时代,且吃茶去

在历史小说《北京法源寺》中,康有为与李十力有一段关于“景不徙”的对话。

康有为双手拉着中年人的双手:“你当时叫什么来着,你叫——”

“普净。我叫普净。”

“对、对!你叫普净,你叫普净!”

“普净是我做小和尚的名字,我的本姓姓李,我叫李十力。……”

“李十力?李十力是你?”康有为又一次大为惊讶,他用手指点着中年人的前胸,“你不是北京大学的名教授吗?”

李十力笑着点了点头,“教授倒是滥竽,名则未必。”

“你太客气了。”康有为说,“大家都知道中国现代有个搞‘新唯识论’的大学者,我也一直心仪已久,并且一直想有缘一见的,原来就是你,就是我四十年前见过的小法师啊!久别重逢,并且重逢在四十年前的老地方,真太巧了、太巧了!”

“《墨子》中说‘景不徙’,《庄子》中说‘飞鸟之影,未尝动也’。都是把过去的投影,给抽象地凝聚在原来地方,表示形离开了,可是影没离开。如今四十年后,康先生和我的形又重现在这儿,我们简直给古书提供了形影不离的见证了。”

康有为拍着李十力的肩膀,笑着说:“你说得是。这正是形影不离啊!……”

一番历练之后,当年的小和尚普净变成了讲唯识论的大学者李十力,故人重逢于法源寺,李十力将其解读为“形影不离”。茶叶在中国延续千年,兼具物质性和精神性,我们虽不能喝到唐宋时期的茶叶,却能触摸那时的文化余温。今人研究茶,无论是专书论著,还是短篇辞章,大多能找到一个让文化复活的支点,这也是一种“形影不离”。这杯茶,有岁月如流,有家国情怀,有文化认同。我对20世纪的茶文化产生研究兴趣,看重的就是中国文化穿越时空经久不灭的影响力,诚如苏轼所说:“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江水并没有真正逝去,月圆月缺,那个月亮还在,文化传承亦如是。

据李敖说,李十力是以李大钊、熊十力、董必武为原型塑造的人物。而书中的康有为、梁启超都是清末民初的风云人物,除去政治家的身份,康、梁也是著名学者,且梁启超能够与时俱进,表现出一代学人的胸襟和气度。与梁启超和李敖都有过交往的胡适从“景不徙”演绎出了三首诗:

飞鸟过江来,投影在江水。鸟逝水长流,此影何尝徙?
风过镜平湖,湖面生轻绉。湖更镜平时,毕竟难如旧。
为他起一念,十年终不改。有召即重来,若亡而实在。

这组诗写于1917年,初名《艳歌三章》,次年发表在《新青年》上,改名《景不徙》,收入《尝试集》时,作《景不徙篇》:“前影虽不可见而实未尝动移也。”胡诗有对古语的哲理化解读,有对人物的念念不忘,也有对时代的诉求。这些从胡适的日记、著作和人际交往中,都可以找到相关线索和证据。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众多分属不同阵营的精英人物参与其中。吴宓和胡先骕主张“昌明国粹,融化新知”,被称作“学衡派”,跟以胡适为代表的白话文阵营打擂台。钱穆一生对中国文化用情甚深,寄望于中国文化在当下和未来有精彩的表现。陈寅恪留学时间长达十几年,深通中西文化的关窍所在,白话文运动如火如荼时,他宣称文言文才是中国文学的正宗。钱锺书是吴宓的学生,走出了一条不同的道路,或用白话写散文小说,或用文言写学术著作,一样精彩绝伦。对那个时代的高手来说,文言或白话只是文体,贯通文体背后的文化才是毕生宏愿。

在胡适看来,梁启超在个人影响力和文化传承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梁氏一门三院士,子女皆成才,其教子经验直到今天依然受人追捧。梁思成娶了民国才女林徽因,提起林徽因,人们虽津津乐道于她的八卦,但她为中国建筑奔走一生,是那个时代令人肃然起敬的女性之一。

在“林徽因的下午茶”这个交际圈中,有许多名人出没其间,金岳霖、沈从文等都是常客。从前,人们考察林徽因的茶会活动,大多认为与会者都是冲着她的名头而来,随着研究的深入,才发现金岳霖也是关键人物。早在“太太客厅”闻名之前,金就一直举办着类似的茶会。徐志摩将金岳霖带入梁家,也带来了金的人脉关系。冰心也在家里举办茶会,但与林徽因的下午茶比起来,人数声势都要差很多。当然,从人际关系来说,有些人既出入“太太客厅”,也参加冰心的茶会。通过这些人之口,冰心对太太客厅里发生的事...

沙龙在西方被视作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林徽因的下午茶其实是沙龙文化在中国本土的一种投射和延续,可以看作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小小缩影。因为有林徽因等名流的参与,太太客厅成了一个坐标,为下午茶树立了一面旗帜,在二十世纪中西新旧文化的冲突融合中,太太的客厅自有它的使命,从茶文化发展演变的角度来考察,颇具时代特征。钱锺书的《猫》和冰心的《我们太太的客厅》虽是虚构作品,但在客观上记录了那个时代较为典型的社交场景。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梁思成夫妇和朋友们被迫南迁。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迁入昆明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一时间,昆明群英荟萃,文化风尚为之一新,但战争给予每个人的感受迥然不同,普通人为三餐奔波,教授们也要吃饭睡觉,思想压力才是他们的不能承受之重。冯友兰有“衣冠南渡”的感叹,陈寅恪通过旧体诗表达了自己的感伤,华罗庚与闻一多“专业不同心同仇”,吐露了学人们的爱国心声。钱锺书与胡先骕论诗,重在讨论将西方诗歌理论技巧贯穿于旧诗的方式方法,无意间也流露出了民族复兴的期盼,这也是钱氏说《谈艺录》“虽赏析之作,而实忧患之书”的部分原因。

1924年,李蕙仙去世,梁启超步行数公里到法源寺回灵,哭得很伤心。十年前,吴宓尊敬的师长黄节等人也在法源寺祭祀宋代诗人陈师道。李敖解释说,法源寺像北京的其他寺庙一样,成为人们生死线上的一个过渡,那里的出家人除了修行外,还要代人们处理人神及人鬼问题。学兼中西的吴宓在感情受挫时,也有出家为僧的念想。陈寅恪跟朱自清聊过一副对联,涉及生死及鬼神,钱穆的《灵魂与心》等著作对此有深入的探讨。茶叶在流变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极强的包容性和渗透性,自古就有作为祭祀用品的传统,这样的习俗至今依然保留在云南茶区。2016年,我走访临沧产茶村寨时,就亲眼见识过。

梁启超生在茶乡,村子的名字就叫茶坑,其家乡新会是柑普茶所用原料的重要产区。梁启超信奉趣味主义,主张人要常常生活在趣味之中才有价值。他有饮茶的习惯,有时还能从中获得做学问的灵感。为了说明什么是文化,梁启超用宜兴茶壶打了个比方:人类的活动转瞬即逝,但其魂影永存宇宙间,不会磨灭。就像一个宜兴老茶壶,每泡一次茶,“茶精”都会浸入壶里,再泡新茶时,遗留下来的茶精便会起作用。茶精日积月累,永远不会消失。茶壶是静止的,而人是活的,能说话,会交流,会相互影响。如同参加茶会雅集一样,每个人都能从别人那儿学到东西,又都可能在无形中对别人有所影响,文化就是由这些影响相互作用而成的。

“文化是共业的一部,但共业之全部并非都是文化。”为了说明什么是文化,梁启超还借用了佛家的业力概念,而佛家与茶的关系一向密切,“茶禅一味”便是这种关系发展的结果。著名学者葛兆光写茶,初时以为可以杜撰“茶禅”抢专利权,读书日多,才发现古人早把“茶禅一味”写得烂熟,就像我们如今在茶店里随处可见相同的茶挂一样。葛兆光后来总结说:“懂得以心品茶者,便懂得中国诗、画、乐之理。”这话说得有见地,相当于反向窥探了“琴棋书画诗酒茶”在中国文化序列中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关系。雅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支点,“茶禅一味”则是文化合流的重要证据。今人讨论中西文化交流,佛教东传、西学东渐和出国留学,都是讨论的重点。

有人说过,文化史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只能从它的历史来定义它。一百多年前,李希霍芬站在历史的关口,首倡“丝绸之路”这一概念,以便更好地观察和理解中国这个文明古国。布罗代尔告诉我们,历史由无数的细节组成。历史同时也是生活,人们生活其间,构成了属于他们的意义世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有学者提出了“茶马古道”的概念。在逝去的时间里,茶叶所连接、所包裹、所渗透的人事,是如此细密深远,通过“茶马古道”,我们仿佛与那些时光同在。2017年,在勐库,我又找到那些残存的石碑、古道以及流传的故事,因为茶这个元素,一切变得更生动起来。2018年,在冰岛五寨,我从古树抽条的绿芽和乡民的讲述中,仿佛在层叠的时空中看到一个晶莹剔透的茶世界。

二十一世纪初,瑞典的汉学家还在追问,不爱喝茶的中国人能算中国人吗?类似的问题,梁实秋早就问过。在今天,其现实意义在于,在世界历史进程中,中国要更好地融入世界,更好地展示大国形象,茶也许是一个不错的媒介。2018年,徐志摩长孙徐善曾撰写的《志在摩登》出了中文版,麦克法兰在序言中说:“当今时代,文化交流的‘双向通道’再次出现:不仅中国越来越多地接受西方文明,西方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中国的影响。”麦克法兰为国人熟知的《绿色黄金》,讲述了茶叶成为迷人的嗜好品的故事。

同样,回望茶文化史,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进入,并在这个过程中完成对当下的意义观照。我选择的角度是西南联大。进入西南联大,有很多路径,这一次,我观察的路径是茶,是日常生活,是人际江湖。一个名字,通过观察,可以变得深入人心;一个词语,通过漂移,可以变得气象万千;一个时代,通过追忆,可以变得熠熠生辉。

中国人的生平,不外乎日常生活、人际交往、功业成就等,看似奇峰林立各有不同,实则草蛇灰线,伏线千里。茶对国人来说,不过寻常饮品,有人觉得博大精深,有人觉得稀松平常,也有人认为附着在茶上的记忆、才思、故事和文化才是重中之重。当然,茶并不能笼罩和覆盖一切,也不应该无限制地侵入其他研究领域,但它确实是一个很好的观察路径。西南联大时期不过是茶文化史的一个横截面,那么,就让我们在一杯茶中,让它像画卷一样徐徐展开,看看林徽因、朱自清、沈从文、吴宓、钱穆、陈寅恪、胡先骕、钱锺书等人的喝茶生活和人际交往。我试图通过对他们的追忆,去建构一种文化记忆的风景。

对我们当下来说,文化即生活,你我即时代,且吃茶去。

谨为序。

李明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