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故居附近的唐代古道。
桂山书院
继承九龄文脉
离张九龄故居不远处就是桂山书院。隘子镇自古以来就是钟灵毓秀之地,书香浓郁,文风兴盛,并先后创办了一些规模较大的学校,桂山书院就是当地最具代表性和最古老的学校之一,先后培养出大批杰出人才,为当地的文化事业和发展做出了杰出奉献。
桂山书院位于隘子镇建国村,书院亦因依桂花飘香的桂山建造而得名。书院后障是海拔1301米的七星墩,前方为海拔1368米的龙斗山障。隘子律水正源于七星墩,经葫芦洞一字流过九龄故居村前,润泽书院,东流至隘子墟。
远望书院,但见书院前后屋脊叠嶂,青砖黛瓦,窗户呈外凸的拱形,一字排开,整齐划一。走近书院,门楣上悬挂的大匾映入眼帘,上书“桂山书院”,字体浑厚庄重。大门两侧嵌有对联“桂山开甲弟,律水起文澜”。大门正上方,设有五幅字画,分别绘有花鸟松蝶等物,配以刚劲的书法,喜庆典雅。门槛以整条的麻石铺成,门扇厚实,大门内设有一个不大不小的门厅,有一道副门式的牌坊,墩座为圆形麻石,粗大的门柱漆成黑色,上面其他部位为红色。牌坊较大门稍高,顶上的栏杆呈一串串的葫芦状,牌框左右各有一幅色彩斑斓的绘画,中间镶着一块横匾,上书:“教先三物”(教先三物指的是:德、行、艺。)
桂山书院的建筑。
始兴县政协组织联络科的官见全指着学校里的碑文介绍说,当年捐建桂山书院的人,希望通过书院来达到教书育人,在碑文中专门把九龄公点出来,意思就是希望每个人都要继承九龄文脉,要像九龄公一样勤奋读书,为家族争光、为家国效力。
据史料记载,桂山书院修建于清朝道光十九年(1839年),传说是在唐代古学堂的遗址上修建而成。书院坐东南向西北,遵循地势的天然坡度,按地形前低后高的建筑布局建设,书院阔度26.8米,进深44.9米,面积1203.3平方米。书院主体以厚实泥砖砌成,台阶、阳台栏杆均用大块的上好麻石。书院的横梁、门窗等木质部分多漆成朱红色,是一座青砖黛瓦,实木构筑的二面坡四合院式书院。学院房间总计近三十间,一个小山村就有一间规模这么大的书院,这在当时求学主要靠私塾的年代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壮举。其建筑构造工艺之精,至今令人称道。
坪院的正前方,即是魁星楼。一棵桂花树,从高而厚的楼墙中段曲长出来,树态苍老如逾千年。据传说,这棵桂花是当年张九龄上任前亲自种下的。后来,人们策划修建书院,大家都十分敬仰乡贤九龄的文才和为官之道,于是择此为校址,院墙就从这棵桂花树的树脚边砌起。此树枝繁叶茂,荫蔽书院,自成一景;此树也成了书院的标志性一物。魁星楼共两层,第一层有开口厅,两边均为教室。
中间厅堂雕龙绘鹿,考究精致。雕刻绘画铺满了整个天花板,“穹楣窗,寿字滴水,鱼龙纹藻井,饰青首鼓须龙”,诚然就是一件艺术珍品。神龛上供奉的是文圣人孔子像。孔子正座,手执笔卷,两边有一对联:“紫气冲霄汉,文光射斗牛”。设孔子像意在表达敬贤崇文的风尚,同时也寄望书院多出人才。厅堂两侧的墙壁上各有一块刻字碑文,上面记载着当时人们为了建书院卖山置地、募捐筹款的过程和书院相关的各种情况及细节。因年数久远,部分碑文内容已模糊难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书院所在地改名为建国村,桂山书院也曾用作建国小学的校址。1990年,桂山书院被始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对研究清代建筑、了解当地文人历史等都有较高价值。
九龄园
完整保存唐代大墓
随着清明节即将到来,位于西河镇田心村罗源洞翠竹岭墩子头村的九龄园,多了不少祭拜扫墓者。纪念张九龄诞辰1346周年暨清明祭祖大典最近也在这里举行。
目前,九龄园内完整保存有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九龄家族墓地。园内还建有张九龄诗词碑廊、张姓源流陈列馆、张九龄陈列馆等。
据介绍,张九龄家族墓地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前是张文献公祠,祠堂后山约120米处是张九龄及其妻卢氏,弟九皋、九章的墓冢,是广东省具有代表性的唐代大墓。
风度书房
无处不在的九龄传承
近年来,风度书房遍布韶关各县(市、区),无论是在韶关的大街小巷,还是在充满历史的古围楼里,都能找到风度书房的身影。
遍布韶关的风度书房,成为城乡居民、学子看书学习的好地方。
据悉,韶关市委、市政府为了倡导全民品质阅读,自2017年以来,开展了“风度书房”惠民工程,打造市民满意的“城区十分钟文化圈”及“家门口的智慧图书馆”,传承和延续韶关历史名人张九龄洒脱豁达、刚直不阿、淡泊谦让的“大风度”。
顾名思义,“风度书房”得名于韶关出生的唐代名相张九龄。其洒脱豁达、刚直不阿、淡泊谦让的“九龄风度”,成为韶关最亮眼的人文标识。
仲红卫告诉南都记者,韶关客家人有一个非常良好的传统,就是重视读书,重视知识,耕读传家写在很多人的门楣上。科举制度从隋朝试行,正式施行是从唐朝开始。张氏家族就是借着科举走入唐朝政治的中心。张九龄从小发奋读书。据唐史记载,他在7岁就能做很好的文章。他13岁时献文章给当时的广州刺史,受到刺史的赞赏,认为张九龄以后会成大器。玄宗用张九龄做宰相,和他赏识张九龄的才华有非常直接的关系。他非常看重张九龄的才学和人品,这都是读书培养出来的品质。我们今天讲九龄风度,九龄风度是用什么培养出来的呢?最主要的一条:读书。张九龄本人就是唐代诗人的领袖。事实上,唐朝很多著名的诗人,像孟浩然、王维都曾经拜在张九龄的门下。
“张九龄”的饰演者文汝清表示,张九龄身上的核心魅力点莫过于风度二字:“作为‘岭南第一人’,张九龄的风度卓绝。史*载,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面对新的宰相人选时,总会问一句‘风度得如九龄否?’这足以可见张九龄的风度品格在唐玄宗心目中的地位了。”
由历史建筑“忠恕阁”围楼改建而成的韶关沈所镇风度书房。
这些大大小小的风度书房,又以风度书房韶关始兴沈所分馆最有特色。沈所镇风度书房原为建于1892年的“忠恕阁”围楼,在130多年后的今天,该围楼以风度书房的面貌重新焕发新的活力。走进书房内,独特的客家文化、文旅资源、非遗特色与现代书房有机结合,灰白色的砖石混合墙面、整齐有序的书本、方便快捷的阅读设备相得益彰,静谧中又别有一番客家乡土风味。据介绍,该书房设计总座位60个,电子阅览位8个,总藏书6600册,分成儿童阅读区、电子阅览区、吧台等区域,开放时间每天上午9点至晚上9点。
在韶关,九龄风度,无处不在,点点滴滴,传承古今。
采写:南都记者 许晓蕾 周佩文 实习生:周宇婷 裴晗 马含章
摄影/视频:N视频记者 陈志刚 鹿筱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