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辫子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剪辫子是什么风俗意思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4-04-07 09:41:19

文/傅华轩

当今男人的发型可谓是五花八门,有光头、有披肩发、有平头、有分头……,还有的把头发染成各种颜色。

三百多年前因为男人的头发,可是闹出了人命,鲜血淋淋啊!

1644年满清入关,标志着汉族人的大明王朝完蛋了,满族人胜利了。这是中华民族内部不同民族之间的政权更迭。满族人为了巩固政权征服人心,在汉族人的脑袋上大做文章!本来汉族人遵循圣人之教“肤发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所以汉族人不分男女一律都留着长发,男人们把长长的头发在头顶挽一个发揪,包上一块布,就是《天仙配》里董永的那个样子。几千年来男人们就是这样打扮自己的脑袋。

剪辫子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剪辫子是什么风俗意思(1)

清军入关后,以多尔衮为首的满洲贵族为巩固满洲人对全国的统治,颁布“剃发令”,因引起汉族强烈的不满和反抗,于是又公开废除此令。顺治二年(1645年)清兵进军江南后,多尔衮下令再次颁发“剃发令”(据说再次下剃发令的主意是多尔衮手下的汉人出的),规定:“全国官民,京城内外限十日,直隶及各省地方以布文到日亦限十日,全部剃发。”其执行口号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天哪,不剃头的割脑袋!太狠了。要求跟他们一样剃掉头顶的大部分头发,只在后脑勺留条小辫。当时还真有宁可割脑袋也不剃发的!宁死不从!

还有的人要么逃到海外,要么遁入空门,要么带发修行,为了不剃发想尽了办法。虽然此举遭到汉族人民的强烈反对,以致发生了多次喋血惨案。但是,剃发令还是坚持下来了。慢慢的,人们就接受了满族人的发型习惯。

剪辫子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剪辫子是什么风俗意思(2)

说话间,大清王朝经过了二百多年,被革命党推翻了,中华民国建立了。民国初年,开始剪辫子!按理说汉族男人应该兴高采烈响应剪辫子,应该主动地拿起剪刀果断地剪掉脑后的那根辫子!然而,人们死命地护着辫子不让剪。民国初年剪辫子有多难呢?据有关资料记载,剪辫子运动闹得人心惶惶。

那时民国的革命军警加上热血青年学生,荷枪实弹,全副武装外加一把剪刀,上街巡行,设卡堵截,不问青红皂白,只要见着脑后拖辫子的人,就拉着辫子拖将过来咔嚓一刀剪掉。客气一点的还宣传一下剪辫的“伟大意义”,然后再动剪刀,不客气的干脆揪过来就是咔嚓一剪。弄得男人们若惊弓之鸟,能不上街就尽量不出门,买东西只好让女人代劳,实在不行则盘起辫子,扣上帽子,甚至翻出明朝时候的方巾裹在头上,有的地方居然发明了尖顶高帽,为的就是能将辫子严严实实地盖住了。

剪辫子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剪辫子是什么风俗意思(3)

在宁波,坐进衙门里的革命党人已经不满足于上街抡剪刀,居然堂而皇之地规定,凡是不肯剪辫的人一律剥夺“公权”,某些抗拒剪辫的绅士还真的被送进了监狱,结果可想而知,辫子没保住,蹲了班房,还被罚了巨款。

冯玉祥将军回忆说,辛亥后他手下那些来自农村的士兵被剪了辫子哭哭啼啼的且不说,而且十分郑重地将被剪下来的辫子包好藏起来,那情形有点像太监阉割后,将割下来的命根子包好收起。

民国初年还有很多爱护辫子的奇闻,像北大的辫子教授辜鸿铭,军阀张勋的辫子部队等等。

从“留发不留头”到“剪辫子革命”,老百姓都在拼命的抗拒!个中原因到底是什么呢?绝不是简简单单的头发问题,应该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看来一个人的思想,一旦归顺了一种“理念”,更改起来太难了!部分顽固分子就带着花岗岩脑袋去见上帝了!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