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成功的变法,它的成功,直接让贫弱的秦国一举成为虎狼之国,为秦始皇统一六国打下基础。
但古代历史上那么多变法,为何只有商鞅变法能成功?其实归纳起来,主要是商鞅做好了这三点:打下变法的根基,变法进程循序渐进、不一蹴而就,对国家进行全方位的、改天换地的大变革。
为何这样说?我们详细地来看看,看商鞅是如何把这三点做好的。
第一:对变法基础的夯实。一场变法是否能取得成功,首先要看变法的基础是否能夯实,也就是夯实变法的支持力量。商鞅在变法前后,主要采取了三方面准备来夯实变法基础。
- 1,确定君主的决心。
在古代家天下的政权中,君主的地位至关重要,这也是变法是否能成功的关键因素。
宋朝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最后都以失败告终,主要还是皇帝并没有坚定的决心,在变法遇到挫折后发生动摇,致使变法夭折。
商鞅得到秦孝公的求贤令入秦后,并没有马上把自己的真才实学搬出来,而是先以“帝道”和“王道”游说秦孝公,这两种治国思路看似很高大上,但并不适合秦国,秦孝公都拒绝了。
看到秦孝公对这两种思想都不感兴趣,第三次见面商鞅才把自己的看家本领“强国之术”拿出来,秦孝公听得入神,“语数日不厌”,君臣相知,终于开始了变法的谋划。
商鞅变法前先把秦孝公内心的真正想法摸透,知道秦孝公对变法的决心,并把自己真正的变法思路告诉秦孝公,赢得秦孝公的坚定支持,才在变法后出现种种阻力时没有停止变法。
比如,变法过程中太子违法,受处罚的人又直接牵扯到秦孝公的大哥公子赢虔,这直接触动了秦孝公的骨肉亲情,如果没有坚定的变法决心,很容易因个人私心而不处罚太子,终止变法,这也是变法时最大的阻力之一。
- 2,赢得百姓的信任。
秦国在变法前,秦国的百姓对官府的政策并不是特别信任,这将直接会影响变法法令的执行。
于是,商鞅用徙木立信的方式,在百姓心中树立了官府的威信,让百姓知道官府说话算话,哪怕是毫无意义的话,只要跟随官府的命令准没错,为变法的展开打下了基础。
- 3,扫清阻碍力量。
任何改革都会受到传统观念和保守势力的阻挠,商鞅变法也不例外。
当时以甘龙、杜挚为首的秦国旧贵族就强烈反对,他们以“圣人不易民而教,智者不变法而治”的论调来反对变法,
商鞅驳斥道:“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
经过思想上的论战,让保守势力在理论上失败,为变法扫清了“争论”的障碍,这和三国时期诸葛亮在东吴“舌战群儒”有着相同的作用。
经过这三方面的准备,商鞅夯实了变法的基础,这是变法成功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