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字藕舫,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人。代表作品有《气象学》。竺可桢是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一代宗师,对中国气候、 气候变迁和科学史的研究均有突出的成就。
家庭启蒙
竺可桢的家在浙东平原曹娥江畔的上虞。这里孕育了王充、谢安、谢灵运、章学诚等一大批杰出人才,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之地。
竺可桢的父亲竺嘉祥,是乡里一位有文化的米行老板,竺可桢的母亲顾夫人,贤惠端庄,知书达理,更是一位启蒙的好老师。
竺可桢半岁时,母亲就教他听声音、辨颜色;一岁时,手把手地教他写汉字、唱歌谣。刚刚学会说话的竺可桢,就能和母亲一起手把手地做撑船游戏,口里唱着:“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竺可桢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新奇,总爱向母亲问这问那,如大冷天青蛙到哪里去了?家里的燕子什么时候回来?母亲总是不厌其烦地解答,并要他记住。
竺可桢五岁时进了私塾,老师就是他的大哥竺可材。大哥是个秀才,教弟弟熟读了四书五经。
几年后,母亲联合街坊聘请了道墟镇赵家楼的章景臣先生来家担任老师。章景臣是大学问家章学诚的本家,是个博学之士,对竺可桢讲的课也比其他学生深,除了讲授经文外,还向他介绍了许多宋明理学家立身为学的事迹,激励竺可桢向先贤学习。日后,竺可桢在研究中能博览群书,并在著作中多次引用大量古典诗文,都与他童年时扎实的古文基础有关。
风雨育苗
1908年,竺可桢进入复旦公学学习,课余也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他的“科学救国”思想进一步强化了。后来,竺可桢考取了唐山路矿高等学堂,开始学习土木工程。
1910年春,竺可桢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公费留学生,赴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学习农学,后又转入马萨诸塞的哈佛大学专攻气象。
哈佛大学地学系气象专业师资力量雄厚,设备完善,藏书丰富,是个求学做学问的好地方,著名教授华尔德、麦克阿迪等成了他的导师。
1918年夏,竺可桢通过《远东台风的新分类》博士论文答辩,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气象学博士。
心系祖国
竺可桢在美国求学和研究的八年间,仍心系祖国和家乡的亲人。他的研究论文也多为解决中国当时的实际问题而写,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
1918年秋,竺可桢携着心血和智慧,踏上了归国之途,他仿佛看到祖国的科学春天正在频频向他“招手”呢!
回国后,竺可桢受聘南京大学,成立地学系,并被委任为地学系主任,开设地学通论、气象学、地质学等十多门课程。
1926年,竺可桢又先后受聘于南开大学、第四中山大学地学系主任,成为我国近代地理和气象学的奠基人。次年,中央研究院成立,他被聘为气象研究所所长。竺可桢早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在国事动荡的岁月里,竺可桢的心愿是气象台站遍及全中国,他急西北气象台站稀疏之急,帮助甘肃省建设厅实现了愿望,接着,又到西藏、山东帮助建立新站,成为中国气象台站建设的先驱。
1936年,竺可桢出任浙江大学校长,仍兼气象所所长,一身两任,加倍辛劳。1937年日寇入侵中国,他带领浙大数千名师生、眷属西迁办学,颠沛流离,头尾十年,行程近三千公里,凭借他的大智大勇和对教育事业的挚爱,使浙大一跃成为全国著名大学。
筹建科学院
新中国成立后,竺可桢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着手筹建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并于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之后,竺可桢又增加了多项兼职:生物地学部主任、编译出版委员会主任、自然科学史委员会主任等。他不受事务束缚,不顾年事已高,亲自到野外考察、调查灾害情况。1959年,竺可桢在会上致《吹起号角来向沙漠进军》开幕词,成立中国科学院治沙队,开赴戈壁沙漠,为我国大规模治理沙漠树起了新的里程碑。
1974年2月7日,竺可桢因肺炎发作,病逝于北京,享年八十三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