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1368年―1644年),计276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元朝、下启清朝的朝代,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君主制王朝。自1368年朱元璋灭元称帝至明思宗朱由检为止,历十二世,传任皇帝16位,庙号及年号分别是:明太祖(洪武)、明惠帝(建文)、明成祖(永乐)、明仁宗(洪熙)、明宣宗(宣德)、明英宗(正统/天顺)、明代宗(景泰)、明宪宗(成化)、明孝宗(弘治)、明武宗(正德)、明世宗(嘉靖)、明穆宗(隆庆)、明神宗(万历)、明光宗(泰昌)、明熹宗(天启)、明思宗(崇祯)。
1、明太祖朱元璋(洪武)
朱元璋(1328年-1398年),明朝第一位皇帝,年号“洪武”,1368年称帝,在位31年。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暴政,1361年(龙凤七年)受封吴国公,十年自称吴王。1368年8月,由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人的指挥下一举攻陷元大都--北京,宣告了元朝的灭亡。同年,朱元璋在建康(今南京)称帝,改元洪武,国号大明,建立了明王朝,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
朱元璋在位期间,政治上,强化中央集权制度,废除丞相和行中书省,设三司分掌地方权力,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减免赋税,丈量全国土地,清查户口等;文化上,紧抓教育,大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对外关系上,确立“不征之国”。在他的统治下,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
1398年,朱元璋病逝,享年七十一岁,葬于明孝陵。传位太孙朱允炆。史料简称高皇帝。
2、明惠帝朱允炆(建文)
朱允炆(1377年-1402年),明朝第二位皇帝,为太祖朱元璋孙,皇太子朱标的次子,年号“建文”。1398年即位,在位5年。
1392年(明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病死,朱允炆被朱元璋立为皇太孙;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五月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建文。朱允炆即位后,力行削藩政策,以罪相继废黜周王、代王、齐王、岷王,湘王自焚而死;1399年(建文元年)七月,燕王朱棣借机起兵造反,史称“靖难之役”;1402年(建文四年)六月,朱棣攻入南京,朱允炆于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
朱允炆在位期间优容文士,宽刑省狱,减轻赋税,裁减冗官冗员,改变祖父朱元璋的一些严厉政策,史称“建文新政”。一些资料认为建文新政有浓重的复古色彩,带有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一些官名、殿名、门名的改变,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徒增纷扰。
3、明成祖朱棣(永乐)
朱棣(1360年-1424年),朱元璋的第四子,建文帝朱允炆之叔父,明朝第三位皇帝,年号“永乐”。1402年即位,在位23年。
建文帝即位后,厉行削藩,朱棣以入京除奸为名,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1402年(建文四年)攻破南京,即皇帝位。
政治上,继续实行削藩政策,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官制机构,设置内阁和东厂;为加强对北方的控制,迁都北京。军事上,五次亲征蒙古,占领安南;积极经营边疆,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西北设置哈密卫,西南设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对南海地区积极经营,对西藏实行政教合一的政策。外交上,还委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中外友好往来。文化上,修《永乐大典》。又疏浚大运河,营建北京紫禁城等。统治期间,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永乐盛世”。但其五征蒙古、出兵安南、派郑和下西洋以及迁都北京等都耗费了很大国力,削藩政策的不彻底性也为其死后汉王叛乱埋下伏笔。
1424年(永乐二十二年)在第五次征蒙古回师途中,病逝于榆木川,享年六十五岁。庙号太宗,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葬于长陵。嘉靖时期改庙号成祖,改谥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传位太子朱高炽。
4、明仁宗朱高炽(洪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