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推恩令”的主父偃和建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 都属于没有官衔的士人。
这个议事的地方后来就演变成了內朝,也叫中朝, 和丞相以及百官的外朝对应, 也是后来尚书台的雏形,自此逐渐形成内外朝两套领导班子, 不过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内, 暂不做赘述。
此时西汉的主要军事问题就是对匈奴作战, 所以自然也没太尉什么事, 汉武帝为了褒奖领兵作战的卫青 ,特意设置大将军一职给卫青, 后起之秀霍去病也享受了这个待遇。
大将军这个称号先秦时期各国都有, 听起来好像不那么标新立异, 于是在大将军前又冠上大司马的头衔。
一个新的官职就这样产生了。
《后汉书·百官志》:“初,武帝以卫青数征伐有功,以为大将军,欲尊宠之。以古尊官唯有三公,皆将军始自秦、晋,以为卿号,故置大司马官号以冠之。其后霍光、王凤等皆然。
注意, 大司马是一个虚职,属于加官, 我们可以理解为荣誉称号。有资格冠以大司马这个头衔的只有四个军职: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其中大将军、骠骑将军加上大司马以后地位仅次于丞相,车骑、卫将军位次上卿。
所以这时候的三公就变成了没有实权的丞相 没有存在感的御史大夫 地位显赫的大司马大将军。
当然,严格来,在汉成帝改革官制之前, 西汉是没有正式的三公制的, 因为所谓三公中的御史大夫,在级别上属于上卿,跟享受“万石”待遇的丞相和太尉不是一个级别。但实际上因为太尉不常设,御史大夫权力又比较大, 属于仅次于丞相的二号任务, 所以按照地位排序, 凑齐三公只好把御史大夫算上。
我们以霍去病的弟弟霍光为例,这哥们最牛的时候头衔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
其中大将军掌军事, 领尚书事(后来改录尚书事)掌决策,也就是后来尚书令的前身。
汉成帝、汉哀帝时期废丞相为大司徒, 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和大司马一起位列三公。大司空待遇“金印紫绶,禄比丞相”,其地位升级为“公”级。但仍位居大司马及大司徒之下,为第三位高官。
《汉书.百官公卿表》:元寿二年复赐大司马印绶,置官属,去将军,位在司徒上。
大司马由原来必须依附于将军的加官变成了金印紫绶,有官属,禄比丞相,位在司徒上的实实在在的独立职官,成为名正言顺的三公,正式纳入了正常的百官公卿官僚系统之中,这就意味着大司马由旧的内朝领袖开始转为外朝首领。
注意, 此时御史大夫更名大司空, 仍然位列三公, 但不再负责监察百官,这一职权后来演变成由御史中丞总领,中丞替代御史大夫而成为执法和监察机构的首脑人物。
东汉光武帝吸取西汉王莽专权的教训,继续改革, 恢复太尉的官职,去掉“大”字,三公改为司徒、司空、太尉。太尉管军事,司徒管民政,司空管工程,弱化三公的权力范围。
三者各司其职,地位相等,无轻重之分。更重要的是,对于国家祭祀、皇帝丧事以及重大工程等国家大事,三者都有参与的权力,或分工处理,或联合论争,不允许任何一方具有特殊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