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三公地位尊贵, 但实权不大,仅仅相当于后世的各部部长。所以不论是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还是弘农杨氏,他们的影响力都仅限于地位的尊贵,其权力对皇权基本构不成威胁。
同样的,门阀士族崛起的汉晋时代, 三公主要的作用还是标记门阀。
当然,话回来,威胁到皇权的那些外戚和宦官们,早就在一次次的王朝权力角逐中被洗牌出局。
那么问题来了, 既然三公没有名副其实的实权,那么此时的权柄在哪里?
实权在尚书台,但尚书台的官吏品级普遍比较低,相比较于“万石”待遇的三公, 尚书令和左右仆射待遇皆在两千石以下,属于位轻权重的级别。尚书台的人选主要是有皇帝的亲信担任,这就给了后来宦官专权提供了机会。
另外东汉和帝时期, 由于大将军窦宪权势过重,百官奏请以大将军位列三公之上,所以东汉时期在三公之上还有一个更显赫的官职——大将军。
一言概括,外戚专权靠大将军, 宦官专权靠尚书台。
而所谓的三公和百官, 只能在这两大势力之间左右摇摆, 或投其所好,然后得道升天, 或嗤之以鼻,然后被打压酿成“党锢之祸”。
刘秀的改革的初衷由于各种历史原因, 发展成了一个完全相反的历史轨迹。
东汉末年董卓为相国,居三公之上。公元208年,曹操罢去三公而又置丞相、御史大夫,操自为丞相。
曹魏建立以后,又断断续续恢复了三公的设置。
有意思的是西晋,司马炎废魏建晋以后,因为得国不正,为了笼络门阀士族, 一口气设置了“八公”,能满足的尽量都满足了。
其中, 三师(太宰、太傅、太保),属于上三公,加上太尉、司徒、司空三公, 另外还有两大(大司马、大将军),八公同属于万石级别, 除此以外,还有相国一职由权臣担任。
此后晋、宋、齐、梁、陈以及隋唐均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 北周仿效汉制, 使用的是三师为三公。
到隋唐时期, 随着三省六部制逐渐确立和完善, 官僚庶族化,三公彻底沦为一种荣誉头衔, 无实际职事,作为给在职者的加官或者去职者的赠官使用。
北宋时期由于冗官的问题,对三公的滥用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按照《宋史》记载,宋徽宗时,至少有九个职务可以被称为太尉,他们是殿前司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侯,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侯,侍卫亲军步军指挥使、副指挥使、都虞侯,也就是所谓的殿司三帅、马军三帅、步军三帅,合称殿前九帅。
所以到元朝的时候, 由于太尉等衔加授过滥,连累司徒司空一并出局, 元朝采用了荣誉等级相对更高贵的太师、太傅、太保作为三公头衔, 其作用和前三公无异。
后来的明清继续沿用三师作为三公的制度。
所以我们在看明清王朝影视剧的时候,经常看到各种太师太傅太保出现,
明清时期,通常来说,太师、太傅、太保为正一品衔;而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太子属官,是从一品衔;两者未必等同。
历史那点事, 官职只是一个接近权力的机会, 并不能保证权力的稳固,同样在权力重新洗牌的时候,也未必就会首当其冲成为牺牲品,作为地位象征的三公,恰好印证了这个道理。
大家还有什么补充的, 欢迎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