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项羽性情暴虐、行事跋扈,曾坑*二十万秦朝降兵,此举不仅忤逆天理,更引发民间百姓强烈不满。楚军进入咸阳后,更是纵容烧*抢掠,屠*秦室子孙,火烧阿房宫长达三月不熄。种种行为证明,项羽绝非良善之辈,不会愿意用自己性命换取天下安宁。
还有一种说法称,项羽并非死于自*,而是在定远东城被灌婴所*。项羽突出重围后,率残军往江东方向逃窜。长江以南都是项羽的势力范围,同样也是他发迹之地。对于项羽来说,逃到江东,就能组织有效力量,对抗汉军。
当时,江东还有数个集团势力,如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尉都愿听从项羽调遣,尤其是共氏集团,对项羽可谓是赤胆忠诚,哪怕项羽死于乌江,他仍不愿投降汉军,而是选择抗争到底。如果,项羽成功渡江,可在短时间内拉起一支队伍,再凭借着自身强大的号召力,组建几十万人的军队并不是问题。
这点项羽想必也清楚,他突围后的目标很明确,就渡过乌江,逃回江东。然而他没有想到,在经过定远东城时,受到了汉军的强烈抵抗,多番厮*下皆无法冲出,最终在混战中被灌婴*死。项羽死的地方距离乌江还有120千米,说明他根本没有渡江的机会,更不会死于自刎。
不过,此说法得到诸多历史学者的反对。
据了解,汉代时期的东城县,位于江淮之间,在定远东南方向。它已经越过江淮分水岭,在池河上中游地区,可知,东城时一个范围广阔的行政划分区,我们所说的乌*是它的一部分。换言之,史书中记载的项羽“身死东城”与“乌江自刎”是同一种意思。
综上所述,项羽确实死于乌江,其实,司马迁应该对于那段历史知之甚祥,至少比我们熟悉。须知,司马迁所处的时代,距离项羽身死,仅相差七十年。他能够掌握的资料,必然比后世要充足,且都为真实性较高的资料。
以司马迁对待编史态度严谨,不至于在项羽之死上妄作文章。项羽之失败,既不在天,也不在刘邦,根本原因还是自身问题。其太过心高气傲、刚愎自用,缺乏忍辱负重的精神,最终,导致身死。项羽之死,充满悲壮情怀,数千年来,为历代文人墨客所吟唱。
参考资料:
『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班固《汉书·高帝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