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自古以来都默认,文人不仅要提笔写得出一手好文章,更是要讲求体面、讲究风骨的,小到吃肉种竹,大到家国忠义。
但民国时期,一批文人于国家生死存亡之际摇身一变成了文化汉奸,他们当中包括大名鼎鼎的周作人、胡兰成等,全都被供养在汪伪政府宣传部长林柏生的麾下,用笔墨为日本侵略者涂脂抹粉。
作为统领的林柏生,当年也曾是岭南大学三大才子之一,在校时他思想十分激进活跃,常在同学们中进行演讲来讴歌革命,也是因积极参与罢课活动而被学校开除的。
这样一个革命、进步的学生,他怎么成为了一个大文化汉奸,又怎么临死仍在写“革命救国,科学救国”,最后只能落得一个被枪毙二十分钟的、不体面的下场?
“艳电”现在要是数文化汉奸的大名,林柏生的名字可没有他的好友胡兰成响亮,即便胡兰成之所以能当上汉奸,其实是由林柏生介绍给汪精卫的,不过林柏生之所以能在史册上留下不堪的一笔,也绝非浪得虚名。
1938年12月29日,林柏生代汪精卫发表声明,明确其支持对日妥协的政策,公然说日本“尊重中国之主权及行政之独立完整”,即汪精卫叛国投日的“艳电”。
“艳电”的“艳”字,来源自每月29日在电报记日方法“韵目代日”中被称为“艳”,这封声明不仅将曾经“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汪精卫,牢牢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自诩为“林则徐再世”的伪国民政府宣传部长林柏生,同样也罪责难逃,成为了永远的民族罪人,这个“艳”字,从此多了层讽刺、谄媚的意味。
除了起草“艳电”,作为汪精卫左膀右臂的林柏生还干过不少卖国求荣的事,岭南大学大才子的才华全用在了祸国殃民的事上:一是大力推动、宣传“清乡”,发动“新国民运动”愚弄无辜百姓;一是为反英、美大造舆论;一是借禁烟而大卖烟土,实在是罄竹难书。
所以人们心中最有名的文化汉奸胡兰成,在从日本引渡回国公审时尚能侥幸逃脱,但林柏生只能是死罪难逃。
在审判法庭上,林柏生极尽诡辩之道,说自己没有帮助敌人进攻国土、勾结敌人,也没有争城夺地、分裂国家、变更政体,更没有把整个国家送给敌人,他始终死不认错,连执行死刑都花了二十分钟,有人甚至称赞其意志坚定,但林柏生的意志真的那么坚定吗?
“志大意不坚”要说林柏生的性格,其实在禁烟事件上体现得最为明显,汪伪政府各个部门都捞得盆满钵满,而宣传部却是个清水衙门捞不到什么油水,连接济日暮穷途的好友胡兰成时他也只掏得出15元时,林柏生便把眼光瞄准在了烟土生意上了。
在汪精卫的允准下,林柏生组建了一个类青年团的组织,穿统一青色制服、配枪,在上海竟然有三千多青年参加,让他们进行反毒运动,将烟馆的烟土和烟枪全都缴来付之一炬,林柏生此举本质上是向烟馆敲诈索要“保护费”,并非真的禁烟销烟。
但学生们哪知其诡计阴谋,把烟馆砸得稀烂,于是日本人便出面干涉,林柏生很快停止了这个运动,恢复烟土专卖牌照,后来自己也搞了个牌照来卖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