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兰成最后结果,胡兰成大结局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4-04-11 04:23:22

从一个热血青年,到利用新一辈青年的热血来为自己敛财,林柏生的巨大转变恐怕担不上意志坚定的赞美,林柏生此生唯一坚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追随汪精卫,包括他引以为傲的禁烟,也不过是摆摆样。

在被岭南大学开除后,林柏生经人推荐任上了汪精卫秘书,此后一直追随汪精卫左右,逐渐成为汪精卫亲信,认汪精卫老婆陈璧君为干妈;汪精卫对他也青眼有加,送他到苏联留学,在汪伪政府满面春风做高官,汪精卫所有投日卖国的活动里。

林柏生都是最为卖力的一个,汪精卫败退法国,他跟随汪精卫到越南,也有他的身影,汪精卫落魄时他紧紧跟随,汪精卫风光时他摇旗助威,可以说汪精卫从当年热血革命的青年沦为大卖国贼,少不了林柏生的出力,而林柏生的风光与落魄也离不开汪精卫。

胡兰成最后结果,胡兰成大结局(5)

林柏生的性格其实和汪精卫很相似——“志大意不坚”,他对汪精卫的耿耿忠心其实说得上是一种自恋行为,林柏生找到了一个与自己极为相像的人,把自己少年时对革命的失意寄托在了少年得志的汪精卫身上,并拼尽全力去辅佐汪精卫,他有强烈的革命情结,但缺乏革命的魄力和决心,所以一直对革命念念不忘,直到临死时仍在写“革命救国,科学救国”。

但林柏生却没有学会以汪精卫为镜子,照一照自己的模样,汪精卫身上的懦弱虚伪、自私矛盾在林柏生身上也展现得淋漓尽致,所以汪精卫投日他起草电报,所以汪精卫媚日他积极寻找御用文人,所以他最后只能在汪精卫死后匆忙地寻找退路,却于事无补只能一步步追随汪精卫迈进坟墓。

胡兰成最后结果,胡兰成大结局(6)

二十分钟

白先勇小说集《台北人》中,有一短篇名为《冬夜》,两位老人感怀当年“火烧赵家楼”的激情岁月时,回忆起曾经共挥斥方遒的朋友:

“只是人生的讽刺也未免太大了,”吴柱国欷歔道,“当年陆冲还是个打到‘孔家店’的人物呢。”

“何尝不是?”余教授也无奈何地笑了一下,“就拿这几个人来说:邵子奇、贾宜生、路冲、你、我,还有我们那位给枪毙了的日本大汉奸陈雄——当年我们几个人在北大,一起说过什么话?”

……

“我倒是跟他们提起:贾宜生割开手指,在墙上写下‘还我青岛’的血书,陈雄却穿了丧服,举着‘曹路章遗臭万年’的挽联,在街上游行——”

“运动风波”的火种燃亮了整个时代,也为这群热血青年们的人生,涂抹上最为瑰丽的一抹色彩。只是风华正茂一过,他们就被逐出了伊甸园,鲜血、梦想、激情与他们的世俗生活渐行渐远,火炬燃尽后便只剩下黑色的灰烬唱挽歌。

胡兰成最后结果,胡兰成大结局(7)

有的人体面地留下一个苍凉的背影,自此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有的人却如“穿丧服”明志的陈雄一般,改头换面再来时,穿上的却是侵略者的傀儡服饰,把正气压成了媚骨。梅思平如是,汪精卫如是,林柏生也如是。

林柏生说梅思平验尸时“衣服被任意撕毁”,人都死了,谁还在意衣服?可林柏生在乎,他所在乎的不仅仅是衣服,他在乎的是能不能死的体面,不想自己也落得梅思平那样狼狈的下场。

衣服是用来遮羞的,林柏生想用衣服遮住的,是那些他不愿意扪心自问的问题,他在法庭上自问自答说并未把国家送给敌人,说得理直气壮,但他不敢问自己:他林柏生对得起一个文人的气节和风骨吗?对得起真正的文人的体面吗?——这才是他真正在乎的东西:体面。

胡兰成最后结果,胡兰成大结局(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