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天子守国门,天子守国门是怎么形成的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4-04-11 18:49:42

明朝虽然迁都北京,但是朱棣知道这并不保险。为了一劳永逸地清除蒙古势力,朱棣亲自发动了五次大规模讨伐,史称“五出三犁”。这几次征伐虽声势浩大,但是战果并不算太明显。明军将蒙古势力驱逐出漠南地区,但是并没有大量消灭蒙古人的有生力量。此外,蒙古的鞑靼势力被打击过重,导致其竞争者——瓦剌势力坐大。瓦剌借着永乐的东风,逐步统一了蒙古帝国,为二十多年后的土木堡之变埋下了伏笔。

三、嘉靖之变

永乐之后,明朝因实力削弱,而进一步实行退缩政策。其中在宣德年间,明朝疆土缩水变得尤为严重。在东北方向,明朝放弃了奴儿干都司;在南方,明朝放弃了安南;在北方,开平卫内迁至独石堡。同时,明朝还大体上放弃了对蒙古势力的进攻政策,开始实行消极防御的政策。

为何天子守国门,天子守国门是怎么形成的(9)

1449年,瓦剌大举入侵明朝,明英宗不顾群臣反对,尽起京师精锐御驾亲征。由于指挥失误,明军几乎全军覆没,明英宗被敌军擒获,史称土木之变。此战后,瓦剌军队趁势进攻北京城。明军在于谦的领导下,才艰难地击退了敌人的进攻。虽然大明王朝保住了,但是明军精锐尽失,很长时间得不到恢复。更可怕的是,明军彻底失去了主动“扫平沙漠”的锐气。

明军的消极防御政策,被蒙古人认为是软弱可欺。于是蒙古诸封建主,由漠北渐渐迁徙入漠南地区,并对明朝边境掠夺不止。而在此时,明朝丢失河套地区的危害,也终于开始显现。天顺六年(1462年),鞑靼毛里孩、阿罗出等封建主开始出没于河套地区,但是出没无常,然而即便如此,鞑靼蒙古人仍让宣大、延绥、宁夏等地烽烟不息。为了解决河套蒙古问题,王越向明宪宗建议,应该启用“搜套”战略。1473年,王越率领轻骑入套,*死了三百名蒙古人,河套寇患才稍稍得到平息。但是明朝并没有因此而收复河套,恢复明初的旧疆。

为何天子守国门,天子守国门是怎么形成的(10)

仅仅十数年后,小王子达延汗在草原中崛起,并且率兵重新进入河套地区。他们在秋高马肥之际进入河套,在春季以入贡为名在明朝边郡大肆抢掠,抢到心满意足后才返回沙漠。对于蒙古人的入寇,明朝毫无办法。

到了嘉靖年间,鞑靼的俺答汗长期进驻河套,变为历史上著名的套寇。俺答汗以河套为基地,向南*扰明朝边境,向西强行越过宁夏、甘肃,攻略青海和西藏,包抄明朝的侧翼。

为何天子守国门,天子守国门是怎么形成的(11)

为了应对俺答汗的威胁,明朝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已经到了应该收复河套的时候了。于是熟悉边事的曾铣制定了一份详细的“复套”计划,并且向嘉靖帝上书。在计划中,曾铣历数蒙古人占据河套给明朝边境带来的危害,以及河套对于明朝有多么重要。曾铣认为,他只需指挥六万锐卒加上两千火枪手,便可完成计划。

为何天子守国门,天子守国门是怎么形成的(12)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