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郑和航海图》等等,这些地图记录了当时的水陆分布、地理特征、交通要道等重要信息,为古代人的出行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当然,在陆路以外还有海路,对于那些从异域远道而来的使臣和从事远洋贸易的商人来说,海上航路才是性价比最高的一条道路。
不过在海上,生存环境更恶劣,更险要,也不可能有引路标志来提醒你怎么走,那这时候人们又是怎么做到远洋航行呢?
这离不开我国先进的天文知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开始使用日晷、罗盘等工具进行导航,而后在汉代更是出现了以观测恒星、日月运行规律为基础的星历学。
这些天文地理知识的积累,为中国古代航海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仅如此,我国古代还有独特的风筝信号系统,可以做到在海上传递信息,大大提高了航海安全。
同时,航海船长们也往往具备扎实的航行经验,他们会依靠星空等作为参照物来确定方向。
在海上常常通过观察海浪、鸟类和风向来判断船只的位置和航行方向。这种对自然环境的敏锐观察和认知也成为他们在没有导航工具的情况下完成远行的关键要素。
而且古人还会借助一些简单的工具和方法来进行导航,比如,他们可能会使用指南针、读懂星宿、制作简易的地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