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在这些地方都做了什么?据现存史料看,他进行了访问,宣扬了大明“威德”,采办了大量香料、黄金、宝石等奢侈品,帮助一些王室平定了内乱,敕封了满剌加(马六甲)国王,擒*过一些对船队图谋不轨的海盗,还向当地佛寺布施过金银……这些活动,确实抬高了明朝在当地的威望,他们纷纷愿意向明朝“输诚纳贡”,以示臣服。
然而,那又如何?这些地区,本来就没有对中国的海洋安全构成过威胁,在当时更是典型的“化外之邦”“蕞尔小国”,让他们拜服大明的国威,向大明称臣,他们自然乐意,因为这是稳赚不赔的好买卖:哪怕向这个“天朝”进贡一头长颈鹿,也会得到成百上千倍的赏赐。
朱棣与郑和不知道,比起没什么威胁的“西洋”,“东洋”更值得他们去走走看看。
除了花费天价买来的“万国来朝”,郑和下西洋是否还有更多的正面意义?这个问题已被现代学者回答过多次,比如“经济交往”“文化交流”“和平理念”之类。然而即便这些意义也往往经不住推敲。
郑和下西洋,没有建立正常的中外贸易关系。明朝初年,朱元璋颁布“禁海令”,中外海上贸易基本中断。而郑和下西洋本来是重开海外贸易的良机。但既然下西洋的首要目的并非平等贸易,郑和也就不可能在这方面有所建树。目前鲜有史料提及郑和的“宝船”上到底装了中原的什么物产,据说主要是明朝皇帝赏赐给西洋各国的礼品。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便装载了一些供出口的货物,这种贸易也是零星的、次要的,而且可以肯定是赔钱的。郑和与西洋的所谓贸易,更像是单向的赏赐和采购,采购的东西又多是供皇家消费的香料和“奇珍宝玩”,于国计民生无益。对于民间正常的海外贸易,明王朝则始终“严禁绝之”。
而在这之后发展的所谓“朝贡贸易”,其实根本就不算贸易,因为按照“厚往薄来”的原则,对于 “番邦”进贡的物品,明朝要给予高出多倍的回报,以不负“远来之意”。这种畸形的赔本买卖,从明到清做了几百年。
达.伽马
相比之下,葡萄牙的达.伽玛一次远航就赚了60倍的利润。正是商业利益的刺激,召唤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西方世界也由此完成了原始资本的积累。
郑和下西洋,没有为中国开拓真正的海外势力范围。那些西洋小国虽然纷纷向明朝纳贡称臣,甚至接受明朝的册封,但也仅此而已。由于地理等原因,明朝和它们之间并没有建立真正的宗主关系,无法从它们那里得到“纳贡”之外的实际利益,也无力为它们提供真正的保护。比如,等到葡萄牙人占领了满剌加,明王朝也只能发一纸诏书,让暹罗去帮满剌加“复国”,这自然毫无效果。类似事件后来发生了多次,让明王朝大丢脸面。
另一方面,在郑和下西洋前后,这些地区已有大量的华人经商、定居,甚至成为当地的官长。如果因势利导,培植当地的华人势力,这些地方完全可能成为中国的领地。何况郑和的船队是军事化的,拥有众多训练有素的士兵和先进的武器装备,要实现这种目的绝非难事。
可是郑和没有这么做。首先,这不是皇帝给他的使命。更重要的是,对于海外的华人,明王朝始终有一种强烈的厌恶和仇视。他们认为中原大地无所不有,国泰民安,而这些人还要背井离乡,去“蛮夷之邦”讨生活,简直就是大明的耻辱。这种思想不仅让明王朝对海外的土地不感兴趣,也让海外的华人长期处于尴尬境地:祖国厌弃他们,而他们在当地又被视为外来者,甚至还屡次被后来的西方殖民者迫害、屠*。
我们今天常说,我们爱好和平,历史上就不喜欢侵略别人。但是,这种基于傲慢与偏见的“和平”理念,又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