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络
“御寒难”和“宿营难”,都和草地中的多雨有关。董必武回忆,过草地时“天天都遇着雨”。而杨成武回忆,曾“连着淋了两天的雨”,有战士因此而开始生病发烧。
因为天上下雨,地上有水,所以生火取暖成了一件难事。红军在出发前,对此同样是有准备的,除了干粮,每人还携带了干柴(用来生火)和木棍(用来支帐篷)。
但要把淋湿的干柴点着,并不容易,甚至想找一块可以生火的地面都不容易。更糟糕的是,遇到瓢泼大雨,会把战士们携带的火柴全部打湿。
出现在语文课本中的长征故事《七根火柴》,讲的就是这一段历史。故事的原型来自于杨成武的回忆录,主人公是红四团宣传队的17岁小战士郑金煜。
当时是红四团进入草地后的第一天,就遇到了火柴全部淋湿的情况,还好郑金煜贴身藏了几根火柴,才让大家烤上了火,还喝上了热水,不用干吃青稞麦面。杨成武说,“这也许是草地上最好的一顿饭了”。
图片来源:网络
郑金煜在几天后牺牲在了草地中,因为持续的高消耗拖垮了他,和许多牺牲的红军战士一样,他病倒了,便再也没能站起来。
“宿营难”可以说是草地中最致命的威胁。红军长征一路走来,经历过饥饿,也经历过各种自然环境下的高强度行军,但只要能有适当的休息,就可以得到恢复。但在草地中,想要睡个踏实觉,几乎是不可能的。
首先是搭帐篷不容易,因为草地里树少,经常只能用自带的木棍搭个简易的棚子。而且也不是每个战士都有油布,所以只能用被单,挡雨效果非常有限。
其次是找一块干地不容易,草地里甚至看不到一块石头。比较好的情况,是在草地上铺一些树枝,上面盖一块油布,战士们相互倚靠,就可以坐着睡一觉。而糟糕的情况是,要么不睡觉站一晚上,要么坐在湿地上打盹。草地的夜晚异常寒冷,人坐在水中更容易失温,这就是很多红军战士长眠于宿营地的原因。
几乎所有关于过草地的回忆录中,都会提到班佑的“牛房”,或称“牛屎房”。这是一种用木杆、柳条为框架,再用牛屎糊成的矮房,非常简陋,人要猫着腰才能进去,而且没有窗。
老红军们之所以对这些牛房印象深刻,就是因为在连续的草地宿营之后,大家在牛房里第一次像像样样地睡了个觉。
知乎里有个问题:什么是人生的顶级享受?
如果让老红军来回答,可能会是这样的:在草地里或坐、或站,浑身湿漉漉地“睡”了五个夜晚后,能钻进一间牛屎房里睡上一大觉,就是人生的顶级享受!
05
红军“过草地”留下的故事有很多,其中有这样一个,是小杜(公众号:杜衡记)觉得最让人动容的。
这个故事听上去并不悲壮,而且很简单:
谢觉哉老人在过草地的时候,扔掉了自己心爱的毛毯。这个毛毯被董必武捡到了,而且他认出是谢觉哉的。于是董老就默默背上了毛毯,并在宿营地还给了谢老。谢老深受感动,到延安后又把毛毯送给了董必武作为纪念。
如果深刻理解了红军“过草地”时的艰难,就会在这个故事中,体会到一些令人动容的细节。
延安五老中有四人参加了长征 | 图源:网络
首先,能够用来御寒的毛毯,是草地里的稀缺品。谢老为什么会舍得扔掉?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他真的走不动了,已经到了不考虑晚上的御寒问题,眼下能省一点力是一点的地步。残酷一点说,如果现在不扔毛毯,可能都坚持不到晚上用毛毯的时候。
其次,那么好的东西,谢老为什么不送人呢?因为谢老知道,大家都走不动了。而且,谁敢真的收下他老人家的毛毯呢?即便收了,也极有可能到了宿营地后再还给他。所以“送毛毯”看起来是助人,但也许会变成压垮别人的那根“稻草”,所以谢老不敢送。
最后,董老完全明白谢老扔毛毯的所有考虑,所以他捡了毛毯后没有马上还给谢老,而是默默背到了宿营地。谢老之所以深受感动,即在于此。
这个看似平淡的故事,其实特别能体现红军“过草地”时的“命悬一线”。当时已年过半百的谢觉哉,是长征队伍中受关照最多的老同志之一,但在草地里,几位老人都没有骑马,和大家一起徒步。
一条在寒夜里有可能救人性命的毛毯,谢觉哉拿不动了,而且他知道,许多人都在用最后一点力气支撑着生命,所以他选择了丢掉它,不给任何人添负担。
董必武拿起那条毛毯,某种意义上就是在冒生命危险,但他知道谢老在寒夜里需要它。
革命的利他主义,是长征精神的要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