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大军得知刘禅已经投降的消息之后,纷纷落泪,不甘与无奈充斥着整个军队,他们把这一切转变成一种悲愤发泄出来,战刀砍在剑阁石头上,火花中充满不甘,但是火花消失后的灰尘却挂满无奈,也许这就是现实,不管姜维多么卖命,得来还是一场空。
姜维打算给将士们一个交代,于是告诉大家,我们先诈降投靠司马昭,然后自己再想办法使用计谋达到复国目的,将士们听信了姜维建议,才最终选择投降魏国,蜀汉至此算是正式灭亡。
姜维之死
投降魏国之后的刘禅,过着乐不思蜀的生活,早已经把蜀汉的那些光辉岁月抛之脑后,只有姜维还一直坚持着复国计划。姜维去到魏国之后,首先与钟会搞好关系,之所以两人能够搞好关系,其实与剑阁之战有着很大关系,正所谓棋逢对手,分外珍惜,因为剑阁一战,钟会对姜维比较重视,在姜维投降之后,两人自然很容易就搞好关系。
钟会一直以来都和邓艾不和,尤其是邓艾喜欢出一些奇谋,类似于偷渡阴平这种方案,在当时的古代战场上,虽然说兵不厌诈,有奇谋总是好事,可是对于钟会这样老实的大将军来说,还是比较鄙视那种行为的。
姜维实际上早就看准钟会与邓艾之间不和的契机,想要利用两人之间的不和,实现自己复国目的。姜维首先帮助钟会不断压制邓艾,以至于邓艾有些无法动弹,当邓艾压制得差不多之后,姜维又怂恿钟会起兵造反将司马昭除掉,自己一家独大。
当时钟会手上有18万大军,加上姜维的6万,总共24万大军,可以说和整个魏国其余军队的总数相当,这样的实力,只要掌握好,消灭司马昭来实现一家独大,还是完全可能的。
但是钟会的能力与司马昭相比,还是相差太多,尤其是用人以及收买人心的能力就更差了,所以钟会手下很多将士都不愿意追随钟会,这就尴尬了。当然,姜维自己早就搞清楚了这一点,他只是想要借助钟会之手,来铲除魏国大将,最后自己趁乱复国。
要是一切顺利,姜维这个计划确实还是有可行性的,可是钟会在把魏国将士软禁起来,还不断听信姜维怂恿,差点*掉这些将士的时候,有人偷偷走漏风声,以至于整个计划全盘皆输。
当魏国军队与钟会军队陷入血战之中(成都之乱),成都一片混乱,刘禅的儿子以及关羽的儿子乃至家人都在混乱中被人*害,姜维看着复国再也没有希望,就直接自*而亡。
魏军找到姜维的时候,发现姜维早已经去世,实在难以解恨,于是魏军直接把姜维剖腹取胆,想要看看姜维究竟有多大的胆,敢于做出这些事情,取出胆之后,大家都惊呆了,只见姜维胆大如斗。虽然这种说法有些夸张,但至少说明姜维异于常人。
为何魏军要对姜维剖腹取胆呢
姜维明明已经死了,为何魏军还要对其剖腹取胆呢?其实这一切主要就是来源于魏军对姜维的恨,而这种恨也是来源于两方面的。第一方面就是姜维北伐时期的恨,最开始我就说过,姜维在诸葛亮死后,一直坚持了11次北伐,虽然规模大小不一,但是只要战争就有牺牲,魏国将士在北伐中死去太多,这些将士的后人继续继承父业伐蜀,现在的魏军当中自然有北伐去世大将的后人,对姜维这个北伐主将当然是恨之入骨的。
第二方面就是姜维为了完成自己的复国愿望,怂恿钟会差点就把魏国很多将领坑*了,当时魏国将领不愿意跟随钟会造反,一方面是大家对司马昭比较忠心,另外一方面是这些将士的家人都在司马昭控制范围内,他们不想牵连家人,所以才不愿意答应,结果就因为不答应钟会,钟会对他们有了*心。
综合来看,钟会的*心来自于姜维的怂恿,所以将士们死里逃生之后,对姜维恨之入骨。既然对姜维太恨了,那么是不是就应该给姜维点颜色看看,结果姜维去世了,按照古人习俗,死无全尸就是对一个人最大的不尊重,所以魏国将士必须剖腹取胆,一方面可以看看姜维胆子有多大,另外一方面让姜维死无全尸,也算是解了心头之恨。
结语
姜维的一生,绝对算得上是为蜀汉鞠躬尽瘁了,自己饱受争议,受到层层打压,可依旧对蜀汉忠心耿耿,就算是皇帝刘禅已经乐不思蜀,姜维还打算凭借一己之力完成复国的愿望,要是没有复国,也许姜维后来在魏国的生活会很好,只是可惜因为心中的那种执念与感天动地的忠诚,终于送走了姜维,还让其死后被魏国将士剖腹取胆,死无全尸,实在可悲可叹啊!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孔明命丧五丈原,临死前,把兵书战策、排兵布阵的方法都交给了姜维。说姜维继承了孔明的衣钵这话没毛病。
事实也是如此,姜维继承了孔明的遗志,就是克复中原。
孔明一生鞠躬尽瘁,为了恢复汉室,六出祁山,但天不遂愿,六伐中原无尺寸之功。
姜维是孔明的接班人,接过孔明的接力棒,姜维九伐中原,可以说超过了孔明的次数。同样耗尽了财力物力,毫有建树。
不但如此,还被邓艾从阴平小路,偷袭成都得手,刘禅被迫自缚而降。当然,责任不应该全部由姜维承担。主要还是刘禅听信宦官黄皓之言。
刘禅被俘后,命令姜维放下武器,姜维被钟会收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