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生于约公元前390年,卒于公元前338年,活了53岁。卫国人,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安阳西南一带的人,是卫国国君的后裔,又名卫鞅,战国时期政治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后来投奔秦国,在秦国执政十九年,在他的改革主张下,秦国得以大治。后封于商,故后人称其为商鞅。
商鞅年轻时好法家之学,曾在魏国国相公叔座门下任中庶子,公叔座临终前将其推荐给魏惠王,魏惠王却不用他。后来商鞅来到秦国会见秦孝公并宣扬变法改良学说,秦孝公对他大为欣赏。便任命商鞅为左庶长,下令秦国实行变法。
商鞅在变法之初,为了取信于民,在国都的南门外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然后告之百姓:“有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集市北门,就给他十金。”百姓们感到很奇怪,没有人敢搬,商鞅又出告示说,“有能搬过去的给他五十金。”有个人半信半餐地把木头搬到了集市北门,商鞅立刻命人给了他五十金,以表明他说到做到。这也就是著名的“徙木立信。”接着商鞅颁布变法法令,新法很快在全国推行。
新法以彻底废除旧制建立崭新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为重点,主要内容包括:一,重农抑商,奖励耕织与垦荒,生产多者可免徭役。二,采用李悝的《法经》作为法律,推行连坐法。三,制定二十级爵,废除旧有的世卿世禄制,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官吏从有军功爵的人中选录,宗室贵族没有军功者,不得授予爵位。新法令推行几年后,效果明显,秦国逐渐国富民强。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大良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