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甚至还想顺应日本提议的日建立一个“中日英美大合邦”,把国内亦应重要事务都交给外国人来处理。
这种程度的改革在当时已经偏离了正轨,就连比较开明的洋务派老臣都明确表示反对。
所以最终慈禧发动戊戌政变的时候,大多数人才会表示支持,在大家看来,戊戌变法已经脱离实际了。
第四,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拒绝了很多有志改革的“能臣”。
在当时的清政府,想要改革的并不仅仅只有康梁等人,甚至还有一些有名的清政府能臣,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李鸿章。
李鸿章当初是写了入会申请的,顺带着还让自己的家庭送来了2000两文银,充当入会费。
可是康有为非但瞧不上李鸿章,还派人把李鸿章的家丁轰了出去。
康有为等人的做法已经很不妥了,光绪皇帝干起事来同样也是不考虑后果的。
为了表明自己重视维新派,他直接将4个维新派成员连升三级提拔到了正三品,然后又革去了6个老臣的职位,致使维新变法根本无法推行。
那么可能有人会问,如果没有做这些“不智决定”,戊戌变法的最终结果,是否会有所不同呢?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在甲午战争之后、戊戌变法之前这三年里,变法实际上就已经在进行了,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戊戌变法的其它可能早在甲午战争后期,光绪皇帝的叔叔恭亲王,就有了变法的趋向。
一方面他充当着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权力之争的润滑剂,另外一方面他又积极主张展开变法,为改良派的逐渐发展奠定了基础。
像戊戌变法正式开始之前,康有为等人的折子之所以能够递到光绪皇帝的面前,与恭亲王等人的默许是分不开的。
如果他能留下来帮扶,戊戌变法坚持的时间可能会长一点,可惜变法之前他就去世了。
恭亲王虽然去世,但是依旧给光绪皇帝留下了宝贵的财富,那就是4名肱股之臣的人选。
这4人分别是李鸿章、张之洞、荣禄和裕禄。
这4人都很有能力,也有丰富的政治经验,如果光绪皇帝能启用这4人,完全可以左右当时的局势。
先说李鸿章,作为四朝元老,李鸿章深受慈禧太后倚重,虽然多为世人所谤,但是他的威望和影响力还是毋庸置疑的。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他虽然没了兵权,但是仍旧有大量淮军余部,更难得的是,李鸿章同样有着改革之心,光绪完全可以将他争取过来。
再说张之洞,在李鸿章闲居过后,张之洞就成为了实际意义上的地方洋务派领袖,影响力同样不容小觑。
而且这个人还很有学问,就连慈禧太后对他都很宽容,如果能把他拉拢过来,光绪在对抗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时,会更有优势。
至于剩下的荣禄和裕禄,则都是满族人,前者是慈禧太后的铁杆。
不仅精于谋略而且老成持重,完全可以充当光绪与慈禧之间的“关系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