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合理地解释泰伯和仲雍为什么要不远千里,带着族人迁徙到那鸟不拉屎的蛮荒之地去——失败者总是要逃远点,否则胜利者迟早会过来斩草除根的,那样可就死定了。
泰伯和仲雍逃到了荆蛮之地后,肯定也经过一番艰苦的争斗和厮*,最后,当地千余家土著被周人收服,泰伯于是在这里自立为君,国号句吴(跟句践一样,句为吴语发声词头,无实际意义),简称吴。也就是现在江苏一带。从此,吴地的老百姓在周族的教化下,在渔猎之外,也开始从事农业起来。
为什么泰伯要将自己的国号定为“吴”,一种说法认为:“吴”字其实就是“鱼”字,在中国古文中,鯱、五、鱼、吴四字为同音字,彼时长江太湖一带,河道纵横交错,初民们渔猎为生,泰伯和百姓便把鱼作为“图腾”,乃至国号。吴地崇鱼、喜鱼的习俗传至今日,每逢过年,家家门上贴挂鱼图,以示年年有余,在房门上贴挂“鲤鱼飞跃图”,以示“鲤鱼跳龙门,全家交好运”。
但是根据《吴越春秋》的记载,泰伯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跟他一起逃亡的弟弟仲雍又名吴仲,而泰伯没有子嗣,所以将国号定为“吴”,以让自己的弟弟继承君位。
而据《史记·周本纪》,仲雍除了名吴仲外,还可叫虞仲(注2),因吴虞二字可通用,另据《史记 吴泰伯世家》,仲雍的一个曾孙因排行老二,并被周武王改封到了虞(今山西平陆县北),所以也叫虞仲。这个虞国,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晋献公假道伐虢而灭掉的那个虞国,秦国相百里奚原先就是这个虞国的大夫。
当然,在历史与考古学界,对于“泰伯奔吴”之地,仍有许多不同意见。关键问题就在于,泰伯为何要带领族众从关中地区跑去两千多里之外的江苏?就算泰伯是争权失败,要逃难到比较远的地方,但也没必要跑那么远。当时周部族只不过是个百里之地的小邦,影响力最多只到渭水中游一带,泰伯只要跑出这个范围也就够了。
事实上,张筱衡与刘启益、尹胜平等学者,在研究了陕西宝鸡夨国遗址以及有关出土器物铭文后,就认为泰伯所奔之吴其实是夨国。据考证,在古金文中,夨与吴、虞是相通的,吴字省口就是夨。另外今陕西陇县一带有吴山,夨国之得名应与吴山有关,而在周灭商之前的“荆蛮之地”,实际是在吴山以西的岍山与汧水一带,即今陕西千阳县,在那里有一个井国。而根据出土彝器与铭文分析,荆岍汧三字原来都是从井的。后来在西周中晚期楚国在江汉一带崛起,荆(蛮荒之意)才被特指荆楚之地。
另外,根据夨国与邻近姬姓国家的婚姻关系,学界推证夨国应为姜姓,而据文献记载,古公亶父(泰伯之父)的妻子也是来自姜姓。所以台湾学者王明珂认为,泰伯应是在争位失败以后,便逃到了母舅之国夨国寻求保护,这一推断也是合理的,毕竟,一个失势的王子,逃到娘家避难,比逃到一千多公里之外的遥远异邦,看起来要靠谱得多。而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陕西宝鸡境内出土的“夨王簋”、“夨王簋盖”以及“夨膡盨”等夨器的铭文分析,夨国国君在西周时期竟已称王,可见这是一个颇有战斗力的国族,它不仅曾与周族联盟伐商,且曾侵略过周边许多国家,甚至灭掉了一个同样不见史载的“弓鱼”国,其以此等实力,保护一个落难王子应是不难的。
另据考古发现,西周时期吴国的墓葬没有一座是周式墓葬,而全都是土墩式墓葬,即不挖墓穴,只在平地堆土起坟埋葬,其随葬品多为印纹陶器、原始瓷器和带地方特征的青铜器。而这种墓葬方式主要流行于长江下游太湖周边地区的良渚文化中,与周式墓葬的竖穴土坑墓与大型青铜礼器陪葬方式迥异。泰伯奔吴之后,竟把自己族人的丧葬观念都改了,不大可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