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最有名的三个故事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4-05-31 04:19:21

面对号称“80万”的曹军,江东群臣彻底慌了。

众人议论纷纷,你争我吵,最后一致认为:应该投降!

此时的孙权虽不愿意投降,可在面对强大的曹军时,他也着实没有信心。

就在此时,鲁肃站了出来。

只见他坚定地对孙权说:“众人所说,都出于私心,没有为主公考虑。试想一下:我们投降曹操,还可以做一个地方官,而您投降曹操,还会有如今的风光吗?”

鲁肃力排众议,点明利弊,彻底坚定了孙权抵抗曹操的决心。

不仅如此,他还亲自前往前线,去迎接南下的刘备,向其传达两家联合抗曹的想法。

不管是在演义中,还是在历史中,如果没有鲁肃的斡旋,或许就没有稳固的孙刘联盟,也就没有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

鲁肃最有名的三个故事,(5)

顾全大局,眼光长远

赤壁战后,刘备为了借取荆州,曾亲自前往建业拜会孙权。

对于刘备的“自投罗网”,孙吴阵营中的许多人都建议孙权趁机将他扣下。

只有鲁肃站出来反对:“将军虽神武命世,然曹公威力实重,初临荆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备,使抚安之。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计之上也。”

鲁肃之所以支持借荆州,是从大局考虑的,为的就是长期巩固孙刘联盟,让曹操不敢再次南下。

最后孙权听从了鲁肃的建议,将荆州借给了刘备。

不过,“借荆州”虽然打消了曹操再次南下的企图,却也让孙吴阵营吃了大亏。

正所谓,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刘备在平定了益州之后,依然不肯将荆州还给孙吴,并且还给关羽增派了三万士兵,以此防备孙吴的偷袭。

当时孙刘双方的疆土犬牙交错,曾多次发生摩擦,剑拔弩张,联盟几近决裂。

但鲁肃一向顾全大局,他不忍与刘备决裂而让曹操有机可乘,便准备与关羽约谈,提出双方“单刀赴会”的建议。

待见到关羽后,鲁肃以大义相责:“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今已得益州,既无奉还之意,但求三郡,又不从命。”。

鲁肃一番慷慨陈词,令一向高傲的关羽哑口无言。而面对关羽这样的当世虎将,鲁肃也没有丝毫的恐慌,反而据理力争,其胆识令人赞叹。

这次会面的结果是:双方议定,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孙刘两家将摒弃前嫌,继续守望相助。

其实,孙刘双方的合作一直伴随着摩擦,之所以能够维持,很大程度依赖于顾全大局的鲁肃从中调和矛盾。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顾全大局的人举重若轻,能够用长远的目光看事情,认知明晰,心境澄明。

鲁肃正是这样的明白人。

在他执掌江东兵权时,孙刘两家虽有矛盾,但总体上还是能够一致对外。

可惜这种局面在鲁肃死后就戛然而止了。鲁肃去世后,孙权命吕蒙袭取了荆州,关羽兵败身死,孙刘联盟彻底破裂,即使后来双方又重修旧好,但也不复当年盛况。

鲁肃最有名的三个故事,(6)

不过,孙权似乎对鲁肃力主借荆州一事耿耿于怀,他后来对陆逊说道:“子敬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

话虽如此,但从曹操听说刘备借取荆州时,惊得毛笔都掉落的表现来看,鲁肃当时的决定无疑是正确的。

正如他墓前那一句话所说:“借荆能落曹公笔,切勿轻看冢中人。”

换言之,如若没有鲁肃的顾全大局,或许孙权也不能安坐论其长短。

鲁肃最有名的三个故事,(7)

小胜靠智,大胜靠德

指因风义人争说,细故何能概一身。

在那纷扰的乱世,鲁肃用自己的一生证明了:小胜靠智,大胜靠德。

《周易》曾言:“君子以厚德载物。”

风水命运,身心德才。

我们所谓的风水和命运,其实都是由人品决定的。

人之一生,修行一场,唯有厚重的德行,才能承载高贵优雅的一生。

人善天不欺,终有得运时。

余生,愿你行厚道,得厚福。

作者 | 不雨亦潇潇,说书的侠客,仗剑的书生。

图片 | 《三国演义》剧照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