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国古城遗址基因,虞国城墙全景图

首页 > 旅游 > 作者:YD1662023-04-17 03:12:46

▲虞坂古盐道

由于古盐道经此,故又有“盐坂”之称。所以说,“虞坂”即“盐坂”,即“青石槽”之所在地。其地域并不包括现山西省平陆县张店镇卸牛坪至古虞城一段,更不可能延伸至颠軨,甚至将傅岩与茅津也包括其内。

尚若如此,虞坂与颠軨的地理界线如何划分?傅岩与茅津的地理界线又在哪里?“报告”中把几个素不相*地理概念混淆在一起,其结果只能引起人们对“假虞伐虢”之战的在地域概念认识上的混乱。

04

“茅津”即“大阳故城”、“颠軨”即“軨桥”

虞国古城遗址基因,虞国城墙全景图(25)

▲平陆茅津渡

颠軨,当地人称“軨桥”。古今称谓一致。

“报告”援引《水经·河水注》、《太平寰宇记》、《元和郡县图志》、清康熙《平陆县志》等历史文献,所记“颠軨”与当时“县城”的方位时说:“颠軨的地理方位,古来文献记载或云在‘河东大阳县东北’;或云在‘大阳县北十里’;或云当‘傅岩东北十余里’;或云在平陆‘县北四十里’、‘县东北四十五里’、‘县东北七十里’”。

从表面上看,文献记载相互间似有抵牾,但实际上,是“报告”作者对历史文献研究的疏漏,主观臆测“汉魏之大阳,北周之河北、唐始称平陆”之后,其县治“由大阳——河北——平陆,直至1959年因当地三门峡水库淹没区徙东北今治前,惟两千年间一直不出老城一带”。

故得出文献“诸说”颠軨之方位:“一般系指广义的虞坂——颠軨坂,或指广义的虞坂——颠軨坂之不同地段、不同点位所致差异”之结论。

在这里,“报告”所说的平陆“老城”是指1959年三门峡水库蓄水前的平陆老县城。即现在平陆县张村镇老城村。

此“城创自金兴定间,距古虞城六十里,明景泰初知县李荣增筑。周二里五十步,高两丈有奇,厚如之。池浚一丈有奇,阔如之。为三门,无西门,惟北有重门。”清乾隆版《平陆县志》对其增修过程有详细记载。

那么,在此之前,无论是“大阳县”、“河北县”、“河北郡”,还是“平陆县”,其“县治”、“郡治”又在何方呢?弄清这一问题,是解开历史文献对“颠軨”方位记载差异之谜的关键。

虞国古城遗址基因,虞国城墙全景图(26)

▲平陆茅津渡

1982年12月9日,因应允为“方志”撰写相关条目,笔者就“唐宋时期平陆县城在茅津”之问题向同乡前辈、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教授致函请教,是年12月21日,史教授回信笔者曰:“关于茅津渡曾于唐时作过县城,我是在拙著《河山集二集》中说过的。由于拙著说的很简单,这里再顺便说一下。

平陆县最早的县名为大阳县,后来改为河北县,唐代中叶才改称平陆县。

据《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读史方舆纪要》以及嘉庆《清一统志》,或说在陕州东北,或说在今县城东。

这里所说的陕州与县城,自是三门峡水库修筑以前的旧事。这些书说法虽大致相同,相距的里数却参差不齐。《水经·河水注》说得相当详细具体。

据说大阳县故城在交涧水和路涧水以东,沙涧水之西。沙涧水就是现在的沙涧,这是不用说的。交涧水为旧县城东门外那一条涧水,路涧水为盘南涧,皆见于嘉庆重修《一统志》,谅无讹误。这都和现在情形相吻合。

《水经·河水注》还说:‘沙涧水北出虞山;在南经傅岩,历傅説隐室前,俗名之圣人窟’。圣人窟应在现在县城圣人涧。今本《元和郡县图志》说:‘傅岩在(平陆)县(缺)七里,即傅説版筑之处’。

这里缺的字,据《史记·殷本纪·正义》引《括地志》,应为北字。因为《括地志》说:‘傅险,即傅説版筑之处,所隐处名圣人窟,在今陕州河北县北七里’。根据这些记载,所以我说以前的平陆县城在今茅津渡”。

信中史教授还提出:“虽然如此,却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唐代记载,贞观十一年河水溢,坏陕州河北县。如故县城在茅津渡,黄河不会溢到坏城的限度。因此这个问题还须再为斟酌”。

虞国古城遗址基因,虞国城墙全景图(27)

▲平陆茅津渡

嗣后,笔者专程费时多日,几经反复,对茅津及其周边地区进行了详细调查,调查结果,对宋代以前平陆所设县治是否在茅津的问题,做出了肯定回答。其结论集中反映在新修《平陆县志》第四章第一节“县城”“大阳故城”条下:

“据《水经·河水注》所载:大阳故城在交涧水和路涧水以东,沙涧水之西。沙涧水即今之沙涧;交涧水为老县城东门外之涧水;路涧水系今盘南涧。清嘉庆重修《一统志·解州》载:大阳故城在平陆县(指老县城)东北十五里……汉置大阳县……;杜预注:‘茅津在河东大阳县西’。

因此,大阳故城依杜预说与嘉庆重修《一统志》‘茅津东’和‘县东十五里’二说相符,金代以前平陆县城在今茅津渡东侧。

又据《水经注》载:‘桥之东北山溪中,有小水,西南流注沙涧,乱流经大阳城东,河北郡治也’。按河北郡,东晋时姚秦置,北魏太和十一年(487)移治大阳县,北周天和二年(567)大阳县改名河北县,仍兼为河北郡治所在地。隋开皇三年(583)罢河北郡。河北县仍旧。至唐天宝元年(742)始改县名为平陆。

从汉王刘邦元年(前206)置大阳起,历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直到金兴定四年(1220),前后长达1426年间,县治均在大阳故县址,河北郡也曾设在此处达96年。该地位于现在平陆县城南5公里茅津渡村,在黄河三门峡水库淹没区内”。

虞国古城遗址基因,虞国城墙全景图(28)

上一页34567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