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机场t2和t1是连通的吗,双流机场t2入口分布图

首页 > 旅游 > 作者:YD1662023-05-04 09:08:45

T1航站楼立面近景

3.2 设计特色

一、高效灵活的整体规划与航站楼构型

T1航站楼设计采用“山”字型的多指廊构型,该构型考虑了机场原有的飞行区格局、可规划用地以及和老候机楼的合理衔接。各指廊与大厅距离适中且均匀,缩短了旅客步行距离,将最远步行距离控制在了500m以内。同时,“山”字构型提供了较长的停机岸线和充足的港湾,便于机位的布置与灵活转换,提高了空侧效率。满足了多机位、多容量和不停航、不转场的施工要求。

一期工程将跑道延长至3600m,飞行区等级提高到4E;并规划设计16个近机位,5个远机位。远期终端规划23个近机位,其中国内机位16个,国际机位7个。

双流机场t2和t1是连通的吗,双流机场t2入口分布图(9)

T1航站楼分期建设示意图

二、安全美观的屋面造型与结构设计

根据功能及空间组织流线, 航站楼屋顶采用了钢筋硷和四角锥钢网架、金属屋面相结合的结构方案。其中主楼大厅部分的屋盖首次使用两端无斜撑的空间钢桁架结构,造型美观通透,曲面起伏自然流畅。圆弧形单层钢网壳屋顶结合铝镁锰保温屋面,局部开设透明天窗,配合外立面大面积的玻璃幕墙,使出发大厅内部的温度条件、自然采光和视野环境都极为优越。而候机指廊屋面在国内首次使用单层柱面网壳,结构与建筑设计完美融合,营造舒适的空间效果。

航站楼下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跨度9-12m,结合预应力框架梁和次梁、钢筋混凝土圆柱,以及抗震缝,使结构有更好的抗震性能。航站楼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II类场地,50年一遇基本风压0.30KN/m2,不考虑雪载。综合考虑成都地理及气象条件,确保航站楼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双流机场t2和t1是连通的吗,双流机场t2入口分布图(10)

T1航站楼出发大厅

双流机场t2和t1是连通的吗,双流机场t2入口分布图(11)

T1航站楼指廊候机区

三、以人为本的功能设计与工艺流程

航站楼在平面的设计上将功能与形式有机结合。国内与国际的功能从中央主轴向两侧分开,便于国内国际容量的灵活调配。内部工艺流程简洁合理,运用了集中处理,分散登机的运营管理方式,楼内设施齐全,经济适用。航站楼根据功能共分为出发层、到达层和国际到达夹层。

L2出发层大厅标高5.4m,包含国内国际值机、安检、国际联检等。国内指廊标高与大厅一致,提供商业服务、国内旅客出发候机与国内旅客到达等功能,采用同层分流的管理模式,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节省投资,有效地控制了设计规模。国际指廊标高6.7m,下设国际到达夹层标高3.4m,国际出发到达竖向分流。L1首层主要包括国内国际行李提取厅、迎宾厅、国内国际远机位候机、VIP候机以及行李机房等区域。

国内出发旅客在L2层出发大厅进行值机、行李托运及安检后,平层进入指廊候机;国内到达旅客下飞机后经L2层连廊,下行至L1层行李提取厅提取行李,再进入迎宾厅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离开机场。

国际出发旅客在L2层出发大厅进行值机、行李托运及联检后,平层进入指廊候机;国际到达旅客下飞机后经L2M夹层到达廊,下行至L1层国际到达联检区,过完流程后进入行李提取厅提取行李,再经到达海关进入迎宾厅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离开机场。

中转旅客集中在L1层中转厅进行再值机和行李托运,再上行至L2层走国内或国际的出发流程。

整体流程设计简洁合理,最远步行距离控制在500米以内,保障旅客的体验感和舒适度。

双流机场t2和t1是连通的吗,双流机场t2入口分布图(12)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