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在2007年之前,小李庄焊轨基地只能焊接25米的钢轨,要把它连成500米的无缝钢轨,需要19个焊头。
2007年前后,焊轨基地进行了改扩建,将单条25米钢轨焊接生产线改造为两条100米生产线,500米成品钢轨的焊头数从19个锐减4个,不仅大大提高了量产,也将焊头风险降到了最低。
14个焊接工艺流程,倒数第二个是成品入库。在摞满钢轨的成品台上,河南商报记者注意到,每一根出厂钢轨检验合格后都会烙上“身份证”,上面详细记录着钢轨型号、出厂日期、生产人员等信息,以此实现静态验收和动态跟踪,从源头上卡控质量。
这也印证了焊轨基地中流传的警句:“一个焊头等于一千条生命”。这句话,真实地反映了钢轨焊接质量对高铁运行安全的重要性。
如今,河南米字形高铁已经进入最后的建设阶段。而2008年以来,小李庄焊轨基地已累计为京广、徐兰、郑万、郑阜等高铁线路焊接无缝钢轨4000公里,近6.4万个焊头均实现了质量无缺陷。
(河南商报编辑 施尚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