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国祥甚至认为,任何一篇课文,都可以作为培养思辨性的材料。这和业界很多教育名师的看法颇有不同。
多年来,语文教材选文的质量问题,已经引起了很多吐槽和批判。大家认为,教材文章的水平,直接降低了语文教育的品质。
“给孩子看经典的、美丽的、深刻的文本,当然是好事,这一点我是赞同的,毋庸置疑。但是,在现有情况下,哪怕是不够好的文本,我认为一样可以在课堂上作为思辨的对象,甚至师生可以对它去进行一些加工和完善。”
- 比如,原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课文《大瀑布的葬礼》,这是一篇呼吁生态保护的文章。主要讲述了南美因为建水库,导致举世闻名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消失了,人们为这座消失的瀑布举办了一个葬礼。
- 干国祥偶然间查资料发现,因为上流建水库而消失的是另一座不知名的瀑布,而非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也就是说,这篇文章是作者“移花接木”编造出来的。
- 他没有逃避这一偶然发现,反而从这篇文章的真实性问题出发,引导孩子们来思考,“作者为什么在写作中要假借大瀑布之名?”
- 尽管,最后孩子们也会讨论出“为了宣扬生态环境保护”这一角度,但是无疑比从文章中直接得到这一观点,要来得深刻得多。而且,孩子们还会了解到关于写作的真实性、宣传的合理性等更多生活的面向。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一堂语文课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老师如何看待语文学科给学生的真正价值。推崇“深度语文”的干国祥认为,语文学科的价值始终在于“理解力”,在于“思辨”。
而想要在现有的语文课上,培养思辨性,关键在于找到文本背后值得探讨的根本性问题。
何为根本性问题?“它能启发学生跳脱浅显、表层的理解,去追求深层次的思考。哪怕是经典文本,也不能直接把作者的意图,当成教学的目的。”
这也给语文老师提出了要求。干国祥建议,语文教师要把专业阅读放在第一位,只有自己提高了,才能带领学生去提高。
“如果老师连自己都不知道阅读、思考的魅力在哪里,怎么带领学生去探索。一味地死记硬背,一味地假探究假讨论,学生哪还有兴趣可言?”
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他认为,教师应该有先进的思维方法和文化内涵,甚至是去研究哲学,因为只有哲学才能最终解决人该思考的生命的最终价值问题,从而引发学生对他人对社会对宇宙的探索与关爱。
“当然,这一过程必定是缓慢的,课堂上审辩能力的培养,也要经历漫长的学习探索过程。我们急不得,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在干国祥看来,在一个语言文字日益工具化的时代里,如果我们开始追求思辨和理解能力这些高阶目标在课堂上的实现,就相当于走在了一条通向“深度语文”的道路。
关注外滩教育
发现优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