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蛮力制服对手,达到自己的目的,是谋事策略的下下策。
有这样一句话:将军的功勋应该建立在战场上,将军的丰碑应该在尸骨上竖起。
这句话讲述的是一个将领的功绩和智慧应该体现在征战沙场上,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偏颇的概念。
无论是古代征战还是现代谋事,最好的智慧绝对不是以蛮力取胜,因为所有的蛮力只会造成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结局,而以智慧和谋略顺应天时、地利、人和三者条件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才是真正的高手,这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智慧。
《孙子兵法》中有这样一句话: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因此,百战百胜还不算高明中最高明的,不战而使敌人屈服,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
在《孙子兵法》之前的篇章中说到:一场战争非常耗费人力和物力,一场有把握的战争,需要披甲戴盔的士兵10万,还要不远千里的运送粮食,前前后后的经费,每天高达开支数千金,而且在作战过程中,物资运输,军事后勤都是头等大事,一旦供应不上,就会造成败局。
正所谓说:十万之师,日费千金。
即便在一场战争中自己侥幸获胜,对于自己的国力人力耗费都是不堪设想的,所以通过征战而取胜,并非真正的智慧,在不耗费自身物力财力的基础上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才是智慧。
在战国时期,秦国要讨伐齐国,又害怕齐国和楚国两国联盟,就派张仪去前往楚国做说客。
张仪到了楚国之后,用宝玉、明珠等贵重礼品买通南后,让她从中引荐,张仪才顺利见到楚王,他对楚王说:“秦国愿以割地600里献给楚国,只求秦楚两国和好。”
楚王见利忘义,欣然接受了张仪的游说,答应了秦楚两国和好,互不侵犯的约定。
这一个消息传到了齐国之后,齐王大怒,认为楚王接见了秦国的使者,与秦王和好,破坏了齐楚之间的盟约,其中必定有阴谋,于是齐国和楚国结下怨恨,翻了脸,互不往来。
但是后来,张仪所说的“秦国愿意割地六百里”只是一个谎言,当楚国的使者去接受六百里割地的时候,秦王立刻改口说:“不是秦国土地六百里,是他们自己的封地六里。”
楚王听了这个消息之后大怒,大骂秦王失信,并且出兵伐秦,但是这个时候,楚国已经失去了齐国这个帮手,自己已经陷于孤立无援境地,结果伐秦时被一击即溃。
在整个过程中,秦国不费一兵一卒,运用自己的智慧破坏了齐楚之间的盟约,达到了各个击破的目的,完成了自己的计划谋略,这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道理。
如同做事一般,真正的征服对手的最佳方式并不是靠蛮力厮打,即便你与对方厮打之下侥幸获胜,自己也要承担风险,甚至付出相应的代价,反之,通过自己的社交智慧、人格威信以及对于天时、地利、人和等各种条件共同谋划,来让对方屈服于自己,这才是智慧。
二在《孙子兵法》中,接下来就有这样一段话:
善于用兵作战的人,使敌人的军队屈服而不是靠硬打;夺取敌人的城堡而不是用硬攻;消灭敌人的国家而不是靠久战;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即便需要自己猛攻硬打,也要保证用全胜的战略能够达到自己全胜的目的,这样既不会让自己的军队疲惫受挫,又可以顺利圆满的取得胜利,这就是以谋胜敌的法则。
无论是国家之间的作战,还是人与人之间的纠葛与矛盾,解决矛盾的方式依靠的绝对不是蛮力,而是双方的外交智慧,以及自身对天时、地利、人和各种的因素的谋划。
为什么一些小人能够活得风生水起,而且大部分小人的地位和条件都凌驾于君子之上,一来因为小人做事没有底线,二来因为小人的外交智慧以及对于“人和”这一条件的谋划,更胜于君子。
君子除了一个正义之心和耿直的性格之外,其他的一无所有。
就好像一个国家,除了有蛮力作战之外,毫无外交智慧和政治智慧可言,这样的国家怎么能够长久呢。
所以停止自己的蛮力,要学会通过智慧“不战而屈人之兵”,人生才能受益良多。
文|国学书舍
品读国学智慧,感受古人文化,体悟不一样的世界,看见不一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