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卷馍的做法和配料,花卷馅的最佳配方

首页 > 美食 > 作者:YD1662022-11-21 00:13:00

油卷馍的做法和配料,花卷馅的最佳配方(1)

我们小时候,进入腊十五后,日子开始忙碌起来,天天早上要用石磨磨面,小麦前三遍面是蒸馍、待客用的,后三遍夹杂有麦麸,显得有些黑,自家吃的。

玉米还要分黄玉米和白玉米,功用不太一样。黄玉米面用来摊摊馍用的,白玉米面是用来掺假的,掺进小麦面里,能吃出来,却看不出来,能省些小麦面。

接下来,村里的摊馍凹开始忙碌起来,整个生产队没有几个摊馍凹,得轮着用。

摊馍凹类似盘子那么大,中间凸起,四周低,形成一个圆形容器。

几个摊馍凹,一字排开,抹上油,倒一勺玉米面糊,将这个容器盛满,盖上盖子,火不易太大,小火即可。

当从第一个摊馍凹里铲出摊馍后,几个摊馍凹依次烙熟,进入流水作业环节,手就不拾闲了。

一般是用黄玉米面制作的面糊,还搅拌有红萝卜丝、葱花、蒜末、盐、调料等。刚出锅的热摊馍,香气扑鼻,吃起来格外香,基本上,前边摊着后边吃着,直到吃饱后,慢慢开始有了积蓄。一个晚上,能把满满一大盆玉米面糊用完,烙出一面缸摊馍。

进入腊月二十三,年味从炊烟都能闻得出来。

乡下过年,很有仪式感。

大年三十那天,开始贴对联,家里每个门上都要贴,牛圈上贴“槽头兴旺”,石磨上贴“白虎大吉”,门外的树上贴“树木兴旺”,厨房里贴“小心灯火”,衣柜上贴“衣服满箱”,院墙上贴着“出门见喜”等小红纸条。

从这天开始,我们开始穿上新衣服,就不用再干活了,可以疯跑着玩,生活变得美好灿烂起来,过上了,玩耍也能吃上白馍、肉菜,父母脸上带着笑容,不管你犯多大的错,不打不骂,只是提醒。

大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要吃饺子的,俺的家乡叫扁食,这一顿是改善生活的开端,这顿吃得很多,很久没有吃过这么好的饭了。

好吃不过饺了。有句客套话:“不用费事,随便捏一碗!”说的就是饺子。

其实,在农村,包饺子是很费事的,要用肉或鸡蛋做成馅,配上白面,远没有做面条来得快。

熬年,就是一家人坐在火堆旁,把待客用的花生、瓜子、糖、点心等拿出来,啥活也不干,唠唠磕、吃点东西,一熬就是十二点多。

大年初一早上,第一顿饭还是饺子,要是给家里长辈们每人端一碗,然后再给邻居端一碗。

这类事,小孩子们最愿意干了,你送一碗饺子,长辈们都会给你准备压岁钱,意思是撑撑腰,能长高。

那时候,一家兄弟姐妹多,小孩子都有危机感,变得很聪明,最知道谁待你最亲,平时有好吃的,总能想起你,过年了,给你的压岁钱就多。

这一天,大人小孩都不用干活了,吃吃转转,转到一块就说说话,有好吃的,也舍得拿了来品尝,这一天,家家户户最大方。

中午这顿饭是过年的重头戏,一般是十盘菜,把一张不大的桌子摆得满满的,随便吃。

不管这一年有多穷,过得有多不如意,但这一天,丰盛得让人怀疑,飘然觉得自己是生活在新闻联播中。

到了晚上,整整吃了一天,明知道,那热蒸馍、大米汤、肉菜好吃,虽眼馋却已吃不下,明知道今天不吃,明天就是招待客人的,仍是吃不下。

难舍难忘的大年初一,难存难留的过年这一天。

大年初二是闺女回娘家的日子,大人小孩都穿着新衣服,到外婆家去,到外婆家挣压岁钱去,到外婆家吃大餐去。

记得那年大年初二,天下着鹅毛大雪,大地一片银白,把通往外婆家的路形都遮住了,只有路边的井口是个黑窟窿,只能依据大致方向,沿着记忆中路径的轮廓走。

正月天,刀子天,正月风,鞭子风。雪花飞扬,钻进脖子里,从棉袄里钻进来,格外冷。脚下的雪,没入脚脖,灌进棉靴里,透心的凉。

那时,我年纪小,活力猛,知道外婆家的路,心急火燎的,走得很快,一个人一路小跑,滑倒了再爬起来,翻山越岭,抢先跑到外婆家,第一个得到外婆的压岁钱。

等了半天,老爹老妈才赶到,看见我一阵埋怨,担心我迷路了。

走亲戚,给压岁钱,这是春节必不可少的事。家家都想到银行换些新钱,崭新的一角、两角、五角钱,最多给一块钱。

那时候,外婆要给,小舅也要给,记得小舅给压岁钱的年数最长,一直到我参加工作,自己能挣钱,才不再给我压岁钱,大概是二十三岁吧。

那时候,我们喜欢过年,那种渴望从进入冬季就开始了。不管再穷,过年要有过年的样子,这种仪式感的过年,浸润着少年时光,包裹着童年的梦幻,伴随着我们长大,成为一种永不褪色的风景。

如今过年,许多人觉得没有了年味,大人们忙着置办年货,走亲戚,但孩子们参与度低,期望值低,兴趣也低,哪怕你给红包,也懒洋洋地接过,兴趣缺缺,过年,像是大人们一厢情愿的事。

记得那年春节前夕,《洛阳日报》头版一幅图片,非常感人:一个脸上带着皱纹的中年男子,背着一大包东西,侧过脸看纷纷扬扬的大雪。

这幅图片震撼了许多人,从图片中看到这样的想法:雪再大,也挡不住回家的路,雪再深,我也要回家过年。

我和弟弟先后成家后,老妈从夏天开始,喂一头不吃饲料的猪,等到过年时,猪已长成,*猪过年,直直坚持了二十多年。

有猪的年就是快乐年。

*猪的那一天,我们兄妹三人齐聚老家,猪已经饿了两天,肚里基本清空了。*完猪,这天夜里,家里的灯一直亮到十二点,忙忙碌碌,很有当年的年味。

第二天一大早,村里人知道俺家的猪没喂过饲料,想买点肉,老爹一斤都没卖,掂着秤,把猪肉一分三份,他们几乎不留一点肉。

临走时,老妈提前装好面粉,一家一袋;提前蒸好的豆馅馍、油卷馍,一家一兜;老爹从地里刨出的葱,直接捆好,一家一捆;分好的猪肉,一家一袋。

过年,我们没有给父母带回来什么,但是走时,装了满满一车,打道回府。

前年,猪肉下跌,老妈喂的十二头猪,卖后算帐,除去饲料钱,不说喂猪的功夫,每头猪赔了一块多,气得老爹把老母猪也卖了。

在老爹的意识里,白搭功夫喂猪,他也愿意,但让他赔着钱喂猪,他觉得亏本了,不想再喂猪了。

原以为,猪肉这么便宜,猪娃也贵不到哪里去,等到夏天买个猪娃喂,打算过年的时候*猪。

哪想风云突变,猪肉大涨,一个猪娃涨到一千二百元,很不划算,老妈喂猪的事才算中断。

到了年底,家里没有猪,我和弟弟走亲戚要买礼肉,一斤就要26元,且有上涨趋势。割几块肉,就花了几百块钱,直感肉疼。

这时,才想到这二十多年,老爹老娘喂猪有多辛苦,要吃多少粮食,才换来的猪肉,只是我们不觉得,没有真切的感受。

随着年纪增大,慢慢体会到,春节这个节日的重要性,一年之中,只有春节,能让全体游子共同休息,共同想起回家看看老爹老妈。

因此说,春节不仅是一个团圆的日子,也是一个充满期待的日子,特别是对老年人尤为重要。

守护好我们的春节,给孩子一个回家的理由,给我们一个等候的盼头。

如果没有春节,父母总觉得孩子在外很忙,即使想念孩子,却不想让孩子们分心,不想让孩子为难,就这么一直盼着孩子们能自觉回家看看。

可是有了这个春节,就是一个回家的约定,父母在家等待,游子盼归家。

相比于我们小时候对过年的兴奋与期待,全民参与、全民重视,全民兴奋,过年,标志着生活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不知怎的联想到,如今,过年与结婚何其像也。

过去,人们对待婚姻何其重视,结婚那天,少男少女在大家见证下,被亲人祝富着、期待着,一对新人全身心地激动着、憧憬着。

如今结婚,一样地热闹和热烈的场面,却有着类似如今过年般的那份淡然和旁观。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