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8日,舟山一老渔民在岱山海域的一块礁石附近,捕到了一条长约1.6米,重约48公斤重的毛鲿鱼,鱼真的非常重,当时船上四五个人一起用力,才将鱼拉上船。该渔民说,他有20多年没有见过毛鲿鱼了,能再抓到一条,简直跟中了彩票一样。
上岸后,这条鱼以110万元的价格成交。而这条毛鲿鱼,应该算是近几年,唯一一次确切的毛鲿鱼目击事件了。
一个副业,绝了一条鱼上世纪70年代前,中国的渔业还没蓬勃发展,近海的渔业资源还是相当丰富的,特别是浙东的沿海地区。那个时候,捕捉毛鲿鱼算是浙东沿海一带渔民的一项收入丰厚的“副业”。
说副业,那是因为每年也就5月-7月,毛鲿鱼的繁殖季节,才能进行捕捞,一旦过了,毛鲿鱼就会返回外洋深海,再难捕捉;说收入丰厚,那是因为毛鲿鱼肚里的精贵鱼胶。
如今,东海毛鲿鱼的野生资源早已枯竭,所有的念想都尘封进了老渔民的记忆里。青壮年渔民更是连见没见过,市面上虽然经常传出捕到毛鲿鱼的消息,可基本都是大型的鮸鱼在凑热闹。虽然毛鲿鱼的名头远不及被炒上天的黄唇鱼来得响,却也是因为肚子里的鱼鳔价值千金,才惹来了这灭族之祸。
毛鲿鱼(Megalonibea),大名鼎鼎的石首鱼科,毛鲿鱼属,此属就只有毛鲿鱼一种。它跟大黄鱼、黄唇鱼和鮸鱼都是亲戚,头部有石耳,肚子里有它们的“原罪”——鱼鳔。毛鲿鱼在舟山有个俗名,叫“大鱼”,够简单粗暴,它们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大。渔民捕到的毛鲿鱼,基本都是百十来斤,最小的也有四五十斤。
毛鲿鱼通体灰褐色
因为知道的人不多,存世的照片也少,一般人经常会把它误认为是大个头的鮸鱼,虽然是亲戚,差别还是有的。不像黄唇鱼,带点金色,毛鲿鱼通体灰褐色,褐色中泛银光。头部是钝尖,而且把它的鳃盖掰开来,可以发现它的鳃孔特别大。最明显的就是它的尾鳍呈双凹型,跟黄唇鱼、大黄鱼、鮸鱼的楔形尾鳍差别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