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四川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救护的金雕。 图据四川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
王培哲 川观新闻记者 王代强
“在武青南路捡到了一只鸟,可能是保护动物,不晓得咋整。”11月2日下午,省林草局野保处工作人员接到热心市民打来的救护电话后,马上联系成都市动物园派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人员前去处理。
这几年,四川人在路上遇见野生动物的频率越来越高了。“去年,全省林草系统共接到野生动物救护线索5000余起。”近日,记者在省林草局办公室看到一份正在制定的针对野生动物救护工作的文件。工作人员说,制定该文件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解决越来越突出的野生动物救护管理难题。
当前四川野生动物救护面临哪些“堵点”?记者通过走访调查了解到,在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外,我省还计划建立起覆盖全省的野生动物救护信息化平台,为后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等工作奠定基础。
现象:
生态转好,受伤野生动物“出镜率”增高,如何救护成为一道难题
“它就躲在草丛边上,感觉精神有点萎靡,而且无法飞行。”近日,在成都温江,派出所民警汪磊夜巡时在金马河边发现了一只受伤的幼鸟。他将幼鸟带回派出所临时喂养,并对接专业机构联动救助,经鉴定,幼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猴面鹰。
在四川,和汪磊有同样经历的人不少。记者在百度搜索“捡到野生动物”,绵阳、德阳、雅安等多地都有居民、村民路遇受伤野生动物的消息。
省林草局野保处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自然环境改善、动物保护意识增强,野生动物的“出镜率”变高了,因受伤、病弱、饥饿、受困等原因需要收容救护的情况在增加。过去一年,全省林草部门接到5000余起野生动物救护线索。
“工作中最常见的情况是群众路遇受伤野生动物,既可能是误撞到玻璃幕墙上的鸟,也可能是与汽车发生碰撞受伤的鹿。当事人联系所在地方的林草部门,林草部门会根据情况指定救护中心救治。”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安部门也需要在救护中心暂时“保管”涉案的野生动物。
四川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是全省唯一一家省级野生动物救护机构,这里每年接收约70余种、200余只(头)野生动物,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具备生存能力或者接收简单处理后具备生存能力的“过客”,在有合适的环境情况下,会即刻放归,其余的“长租客”则会根据动物种类、受伤情况安排到专门的区域治疗。
记者了解到,在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技术支持和各级林草部门的对接下,目前全省已经建立起33家政府认定的野生动物救护机构,尽可能实现受伤野生动物的就近救治与保护。
林草部门组织的野生动物放归活动。图据四川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
难题:
救护机构平台建设滞后,相关支持经费短缺,专业救护力量不足
“哐”的一声,根秋泽仁把一整块羊腿放进不锈钢盆,这是雪豹接下来两天的口粮。 这只甘孜州石渠县真达乡护林队员救助的受伤雪豹,已经失去活动能力,经石渠县林草局研究同意后,暂时将雪豹安置在当地村民根秋泽仁家饲养。
“雪豹需要隔两三天喂食一次,一次能吃二三十斤肉。”根秋泽仁告诉记者,照顾雪豹的关键是食物来源,常常需要护林队员和村民“众筹”,才能凑出一顿肉。
和根秋泽仁一样关心食物来源的,还有不少野生动物救护机构。事实上,救护野生动物的过程中,人力、设施、经费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缺专家。阿坝州的首个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站设在马尔康养獐场,阿坝州林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尽管已经具备鹿科动物的救助设施,但救护站爬行类和鸟类的救助能力存在短板。救护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接到部分受伤严重的鸟类,还需要咨询外地专家意见。
缺平台。在绵阳川北野生动物园,有200只收容救护的孔雀,跟踪每只孔雀的身体恢复情况、把握合适的放归时机是工作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动物园负责人告诉记者,动物园希望能建立起一套更加智能的管理平台,提升动物健康监测效率。
缺资金。雅安碧峰峡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负责人孙鸿雁告诉记者,除了专业能力和平台建设,动物园里100多位“长租客”的“伙食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近两年中心在食物采购方面的投入就超过100万元。
此外,记者采访了解到,不少捡到受伤野生动物的人,并不知道第一时间怎么处理。从结果来看,多半是交给民警或当地林草部门。“这一定程度上说明,我们的野生动物保护救护工作宣传不到位。”四川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会长冉江洪说。
对策:
建立省级信息化平台,加大救护人员培训力度,加强野生动物救护执法力度
进入系统后轻轻一点,就能看到当前成都有多少野生动物救护机构——两年前,这个名为“野保助手”的微信小程序在成都上线。
小程序可以实现两个功能:林草部门能够实时监测野生动物繁殖情况;收容救护机构可以拍照上传接收到的野生动物照片,交由后台的专家顾问判断具体信息,决定如何处置。“此外,每家救护机构有多少野生动物、人工繁育机构有了多少新生命,数据一目了然,还可以看到每只动物的照片。”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过去野生动物的收容救护存在数量不透明、混养等情况,平台实现了成都范围内救护机构的数据联网,能够实时监测存栏情况和繁育状态。”上述负责人透露,平台目前正在进行操作流程优化,预计年底前交付全省推广。
记者从省林草局了解到,通过组织有关专家研究论证分析,我省正在研究细化野生动物救护措施。下一步将从平台、机构等多个方面着力提升全省的野生动物救护能力。
“一方面,要对全省野生动物救护能力开展大排查、大摸底,搞清楚到底需要多少机构、不同机构之间如何形成力量互补。另一方面,要找到足够的资金支持。”省林草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计划在调研基础上提出项目申请,积极从国家林草局等有关单位争取中央和省级资金,也欢迎各类公益机构参与野生动物的救治和转运工作。
而针对专业救治力量短缺的问题,将在增加人员培训力度的基础上,广泛引入志愿者参与救护。“还要明确救助和放归标准。对于部分达到放归标准仍然圈养的救护机构将采取惩罚措施。”这位负责人介绍。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