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面用的生面,一般都是各家面馆自制的“银丝细面”,银丝细面细长且颇具韧性,久煮不糊,条条分得清。煮面用直径约二三尺的大锅,面投入水中,再沸腾之后,捞起来置于观音斗中,等汤沥干净,倒入盛好酱汤的大碗里,微微隆起,像极了鲫鱼背。然后撒上葱花,添上浇头即可。
苏州的面馆几乎都有自家密制的吊汤,俗称“厨师的汤,艺人的腔”。隔夜用猪骨头、鸡、鸭、鳝鱼骨等熬制成汤,一早起来再熬两个小时,才能吊足鲜头。最早入锅的面条汤净面爽,所以老苏州人都在黎明时起个大早,摸黑赶往面店,只为吃碗头汤面。
苏州作家陆文夫的小说《美食家》里,主人公朱自冶正是为了这碗面,不惜早起三更,倘若错过第一碗面,他便会整日精神不振,心里有所缺憾。从面条中能看出苏州人对食物要求之高、品味之细,也呈现出苏州饮食讲究吃法艺术的独特性。
多年来,苏州人养成早餐一碗面的传统,《苏州竹枝词》写道:“三鲜大面一朝忙,酒馆门头终日狂。”意思是面馆只做早市,酒馆终日不停歇。由此,老百姓对面食的喜爱催生出众多面馆,这也成为苏州餐饮业的一大特色。从现有资料看,清末至民国年间苏州城约有100余家面馆,名声较大的有十多家,张锦记、松鹤楼和观振兴三家名列前茅。
苏州有两碗有名的面。
《舌尖上的中国》中,提到的苏式面,叫枫镇大面。其被誉为苏州“最难做、最精细、最鲜美”的苏式汤面。制作枫镇大面,要采用优质五花肉,经过拔毛、清洗等一系列步骤,加作料放到锅中焖四个半钟头才能起锅。由于调味时不用酱油,汤汁澄清,所以称为白汤大面——这是枫镇大面不同于其他苏面的特点。
提到枫镇大面,不得不提热爱苏州美食的乾隆皇帝。传说乾隆微服私访,来到枫桥镇,又累又饿,便敲开一家小面馆的门。谁知这店主是赌鬼,无心经营,整个店里几乎没有什么可以吃的。于是,他随手抓来食材和调料,乱烧一顿,没有酱油就用盐,没有骨汤就用剩下的鳝鱼骨熬汤,没有酒去腥,就临时抓起酒酿,没有面浇头,就随便拎起一块还没有上卤的白肉,就这样随便凑出了一碗汤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