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含哲理的人生格言
2、过滤净化水(净水机)。净化水,比较容易理解,就是通过各种净水装置处理后的纯水,将水中的各种杂质、余氯、离子等非水的东西去除或降低到一定程度,例如TDS(溶解性总固体,也就是水中溶解的物质)指标低于50mg/L,就可以认为是比较纯净、可以直接饮用的水了。
在现代家庭中,比较常见的家用水处理设备主要有:前置过滤器、滤瓶(可配不同滤芯实现不同功能)、软水机、中央净水机、末端净水机、增压泵等,具体功能就不展开详述了,其中大多数家庭更多采用的是中央净水机和末端净水机,通过“反渗透”技术(RO)来实现水质净化,出来就是可以直饮的“纯水”。在茶友社群(wearetalktea)中,也有不少茶友是用RO净化水来泡茶的。
家庭直饮净化水
3、天然泉水。一般在生态环境优良的山区,常有水质优良的山泉水,尤其在深山密林中,水质清冽甘美,是最适宜泡茶的优质水源,但对人烟稠密的城镇居民来说优质的天然泉水并不易得。
好在现在电商和物流超级发达,我们还可以通过购买标称“天然矿泉水”的桶装矿泉水或瓶装矿泉水来饮用和泡茶。包装天然矿泉水要符合国标GB 8537-2018,一般指“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的或经钻井采集的,含有一定量的矿物质、微量元素或其他成分,在一定区域未受污染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污染的水”。比如广东肇庆的“鼎湖山泉”,水源是来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鼎湖山中的山泉水,“农夫山泉莫涯泉”瓶装水水源地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白山莫涯泉,“景田百岁山”矿泉水来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罗浮山腹地地下160米深的岩石断裂带中等。此外还有“冰山/冰川矿泉水”,一般来自于青藏高原的雪山或冰川地带,如知名的“昆仑山”、“5100”等。
4、井水。
井水属地下水,是否适宜泡茶,不能一概而论,有些井水,水质甘美,是泡茶好水,有的井水却是苦涩难咽,俗称“苦水井”,甚至相邻数米距离打出来的两口井水的水质都完全不同,一口“甜水井”一口“苦水井”的现象也不鲜见。井水的水质好坏跟自然环境、出水层深浅、地表径流污染程度等多个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深层地下水有耐水层的保护,污染少,水质相对洁净;而浅层地下水易被地面污染,水质较差。所以用井水泡茶,宜取深井之水。有些井水含盐量高,也不宜用于泡茶。徽宗皇帝所言“活井水”大概指的就是来自深层地下岩层的参与地下水循环的,且经常有人不断取水的甘甜清冽之井水,是泡茶的上选,而非“一潭死水”。
古代随处可见的水井,现在越来越少了
数千年来,甚至一直到二三十年前城镇供水管网真正大规模普及之前,井水都是我国大部分地区最主要的生活用水来源,尤其在北方平原地区。井,也是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经典意象,最知名的井莫过于“龙井”和“古井”,前是顶级名茶,后是知名贡酒,茶与酒,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两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5、包装饮用水。包装饮用水泛指所有瓶装、桶装、甚至罐装饮用水,也是在超市、便利店中最常见的的饮用水类型,名字五花八门,概念层出不穷。在这些琳琅满目的包装水货架上,你能看到“饮用水、包装饮用水、饮用纯净水、饮用天然水、饮用天然泉水、饮用山泉水、天然矿泉水、冰川矿泉水、雪山矿泉水、矿物质水、甚至名叫“凉白开”的所谓熟水饮用水......等等各种标示名称,相信很多人看到这些名字都开始怀疑是不是在做中学语文的阅读理解题,然后索性随便盲选一个算了。
超市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各种“包装饮用水”
其实想区分也简单,在现行的新国标《GB19298-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中将包装水清晰的分为了三类:天然矿泉水、饮用纯净水和其他饮用水。其中天然矿泉水我们在前面“天然泉水”部分也说过,有专门的国标GB 8537-2018,而包装饮用水国标GB19298-2014 则主要针对后两者,即饮用纯净水和其他饮用水。所以,但凡没有标示GB 8537的,基本可认作是非矿泉水(个别采用企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例外)。后两者一般采用采用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当的水净化工艺对符合标准要求的源水进行加工处理,然后进行包装售卖,个别还会人为添加一些矿物质微量元素进去,提高矿物质含量,即所谓“矿物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