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独创的猪肘汤拉面
原来拉面的程序、工艺不变,只是把牛肉换成猪肉。这样就更适合济南人的口味。
确定用猪肉后,又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我们才最终确定了配方。
后来想想,如果不是做技术的父亲一路引导,而且陪我一起试验,我可能很快就放弃了。做技术的人有一个优点,一种办法不行,就换一种办法,不是光靠想,而是具体动手去做,一遍遍试验,而且特别能够坚持,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所以,一碗肘汤面,看似简单,但经过了几个月无数次的试验。而且,这只是开始,后来我们还经过了很多试验、改良。
1987年9月份,我去工商所办理营业执照。对方说,还不到年龄,再过2个月,满了16周岁再来办理。
办下证,开业时间是1987年11月17日。地点在西市场小纬11路的善德里1号,叫“亮亮小吃店”,主营肘汤拉面。面积只有15平方米,最多能坐七个人。
1987年在西市场首次亮相
当时没有煤气,用的是蜂窝煤,案板、炉灶、桌椅等,都是自己做的,算下来,总共投资了四五百块钱,在父母和大哥的共同努力下,小店就这样开张了。
从第一天开始,我卖的就是猪肘汤拉面,随后35年,我们增加了一些品种,但最受欢迎的还是猪肘汤面,销量遥遥领先于其他面条品种。
当时的价格是,小碗3毛5分钱,加二两粮票;大碗5毛钱,加3两粮票。现在很多年轻人不知道,当时到饭店吃饭,不仅要付钱,还要付粮票。我必须收粮票,因为有粮票才能换到面粉等原材料。
一开始,生意不太好。
因为山东人喜欢吃酱香味的东西,后来,鲁菜被外界形容为“四乎乎”——黑乎乎、粘乎乎、油乎乎、咸乎乎。这当然是对鲁菜的误解了。但山东人吃的东西,喜欢浓油赤酱,则是事实。
我做的猪肘汤是白色的,面也是白色的。所以,很多顾客打眼一看,就觉得没有胃口。但吃过的人都知道,汤鲜味美。
所以,我一边做面,一边给别人讲解, 面是怎么做出来的,汤是怎么熬出来的。
我是济南第一个做猪肉肘汤拉面的,1989年,我们的生意好起来后,看到肘汤面逐渐被老百姓认可,就出现了几家卖肘汤面的店,甚至有的店还用我们的品牌,或者用和我们相近的品牌。一开始,我没有商标保护的意识,1993年我认识到了商标保护的重要性,到工商局注册了商标,工商局帮助我把“傍”我们商标的品牌都取缔了,亮亮面馆的发展更顺畅了。
2000年,经四纬十二路店场景
商标被保护了,肘汤面这个产品没法申请专利,经营肘汤面的人越来越多,有些朋友觉得他们是抢占了亮亮面馆的市场,我倒是感觉挺自豪的,看着自己探索出的美食新品种能够被越来越多人喜爱,市场越做越大,有的媒体还把肘汤面评为济南美食的代表,我由衷感到高兴。
后来,我们的拉面被评为"济南市十大名优小吃"、“山东名小吃”,2011年,“猪肘拉面”还被中国烹饪协会认定为“中华名小吃”。
很多人知道亮亮拉面,是从英雄山早市开始的,确实这是亮亮拉面从默默无闻,到被外界熟知的开始,但我们其实是从西市场起步的。
1989年4月,从西市场搬到英雄山早市
从西市场到英雄山早市,对我和亮亮拉面来说,不仅是一次店址的搬迁,更是一个命运的转折。因为,当时亮亮拉面差一点就夭折了。
这得感谢我生命中的一位贵人。
幸运来到英雄山早市,迅速走红
在西市场善德街1号的时候,有一位顾客,从1987年我的店开业不久,就吃我的拉面,几乎每天下班都来吃。
他在一个机关工作,是一个普通的公务员,每天骑着大金鹿自行车上下班。来的次数多了,我和他逐渐熟悉了,有时候,还聊会儿天。
干了大约一年半,1989年,房东要收回房子,我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地方,眼看只能关门。有一天,我和他聊起这事,他说,没关系, 我帮你找个地方。
很快,他通过同学的关系,联系到了英雄山早市,从一个卖蜂蜜的摊位里,硬挤出一个几平方米的摊位给我。多亏了他,我们才到了英雄山早市。后来,英雄山附近多次改造,变成现在的小吃城,除了4年时间,我们一直在这里。这个店5次改造,后来有一次,这位贵人又帮了大忙,否则就回不来了。
人的一生中,会碰到各种帮助自己的人,我称之为贵人,必须学会感恩。这位顾客就是我的贵人,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后来的亮亮拉面,也没有现在的我。
但最初,他和我素不相识,只是我的一个顾客。
1989年,我们搬到了英雄山早市,只是一个小摊位,我拉了一条横幅,上面写着“亮亮小吃店”,每碗拉面8毛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