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鸡蛋火烧的正宗做法,山东五香火烧的做法

首页 > 美食 > 作者:YD1662022-12-27 23:08:01

从文升园出来的耿长银,一度在北洋大戏院附近开了间油旋铺,这次大会后,他被调进聚丰德。

今天的聚丰德,在经五纬二路口,我常路过,偶尔看一眼,依然在营业中,只是不知道自己多久未去过了,或许,一直没有去过。只知道,这里曾是济南赫赫有名的饭店,诸多鲁菜大师都从这里走出。

聚丰德的名字,是1947年才有的。十年前始建时,曾叫“长安饭店”,后又改名为“紫阳春饭店”。1947年8月,原饭店的面案高手王丕有和李万禄、切工了得的王兴南、善于烹炒的程学祥,以及技术全面、熟稔各道程序的程学礼和服务人员李长润等共同出资。重新创办聚丰德。程学礼出任聚丰德首任总经理。“聚”,即济南聚宾园的“聚”,“丰”,则是泰丰楼的“丰”,“德”,乃北京全聚德的“德”,意在取三家之长,“爆”“烧”“烤”样样行。

1956年,济南餐饮业全面公私合营,许多店合并在一起,集中成为“大食堂”;老店命运各异,多由济南饮食公司接管。燕喜堂在两年后改名为“红星”饭店;聚丰德文革期间被勒令改名“工农兵饭庄”,不过很快就恢复原名了。而且,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还在原地翻盖了两层营业搂,营业面积五百平方米,1963年重新装修后,由画家关友声题写店名,再度创造辉煌。

山东鸡蛋火烧的正宗做法,山东五香火烧的做法(5)

四大名旦之一的尚小云,著名电影演员王丹凤等等都曾光临过这里,西哈努克亲王、法国原总理吉.德斯坦等也都先后品尝过这里的美味。

山东鸡蛋火烧的正宗做法,山东五香火烧的做法(6)

1972年,济南袜子厂的两名工人在聚丰德举办婚宴

聚丰德的代表作有“油爆双脆”、“九转大肠”、“干烧鱼”、“蟹黄鱼翅”、“烤鸭”、“葱爆海参”等几十种,面点也颇具特色,比如“五仁包”“豆沙包”“佛手酥”,包括最著名的“油旋”。

其实,耿长银并不是油旋的发明者,却是目前各种油旋的记载中,最早有名有姓的做油旋的人。早年,他是文升园的油旋伙计,跟一位姓侯的师傅学艺。进聚丰德不久,耿长银也收了一个徒弟,叫苏将林。

苏将林到聚丰德之前,是泰丰园的学徒。据说,泰丰园始建于1932年,或许是借了北京八大楼之一泰丰楼的名字,曾在十二马路上,是济南西部餐饮的老大。在泰丰园打杂工的苏将林,到了聚丰德,想学做油旋,然而,拜师并非一件容易的事,要先让师父考察一年,这一年里,只是跟着师父打杂,不能学核心制作技术。

于是,这一年,苏将林“只砸焦子(焦炭)烧火、和面、洗案板”。师父做面案时,会把门关上,屋里只有他一个人。

不过,在面案上,其实苏将林有基础。他老家在莱芜,父辈是国民党高级将领,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生存,曾学过莱芜油酥火烧的做法,在和面上,就比其他人水平高很多。一年后,耿长银见苏将林确实是块材料,才遵照传统,签了拜师协议,正式传授给他做油旋的手艺。

当时,这门手艺,在济南已有上百年。耿长银应该给苏将林讲过这段历史:齐河有徐姓三兄弟,在南京讨生活,学到油旋手艺,回到济南,依据北方人的饮食口味,将口味改成咸香。

济南民俗学家张继平先生考证,油旋确实来自于江苏,是在苏州蓑衣饼的基础上改进而成。苏州蓑衣饼在明代就颇负盛名,明汤传楹的《虎丘往还记》记有:“予与尤子啖蓑饼二枚,啜清茗数瓯,酣适之味,有过于酒。”清初诗人施闰章,在游玩虎丘之后,也写诗叹道:“虎丘茶试蓑衣饼”。

山东鸡蛋火烧的正宗做法,山东五香火烧的做法(7)

苏州蓑衣饼演化成的吴山酥油饼

在做法上,蓑衣饼和油旋也十分相似。“蓑衣饼以脂油和面,一饼数层,惟虎丘制之。”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记载的更是详细:“干面用冷水调,不可多揉,擀薄后卷拢,再擀薄了用猪油、白糖铺匀,再卷拢擀成薄饼,用猪油煎黄。如要咸的,用葱、椒盐亦可。”

从蓑衣饼,到定名油旋,最初的文字记载是在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食宪鸿秘》:“晋府千层油旋烙饼,此即虎丘蓑衣饼也。”清嘉庆年间,顾仲所撰《养小录》一书也记道:“晋府千层油旋。其法:和面作剂擀开,入油,成剂再擀开,再入油,再擀开,如此七次,火上烙之,甚美。”

苏将林所学的制作方法也基本如此,但真正操作起来,其实并不容易。光是和面,就得下一番大工夫:根据不同季节,倒入不同的水量,水面配比要一气呵成,中途不能再加。然后,双手交叉揣面,面要软,把水吃透,黏湿程度恰到好处,做起来,手上不沾面,缸壁不沾面……

最受罪的,是烤的过程。那时用方砖盘起来的圆形炉子,里面烧炭,尚未成形的油旋放在鏊子上烙烤后,要放进炉子内壁上烘烤。烤好后,要用手伸进炉火中,把烫手的油旋拿出来,手臂不能碰到炽热的炉壁。刚开始学时,苏将林手法不熟练,胳膊经常被高温的炉壁烙起水泡,有时疼得不敢穿长袖衣服。

师父常对苏将林说:“想学好打油旋不能怕吃苦,我当年也是这么挺过来的。”

尽管聚丰德不用吆喝,但师父也教给过苏将林卖油旋的独特吆喝方式,不用嘴,而是用擀面杖,每擀完一轮,用擀面杖敲击一下案板,发出啪一声,称之为“打点”。因为擀得快,节奏也非常稳,路人经过,听到“啪啪”的声音,便知屋里是在卖油旋了。

山东鸡蛋火烧的正宗做法,山东五香火烧的做法(8)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