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嘉靖时编辑的散曲集《雍熙乐府•卷六》影印本
“饸饹”一词,最早见于明嘉靖时编辑的散曲集《雍熙乐府·卷六》,在题为《悭吝》的“粉蝶儿” 套数 “《耍孩儿》” 曲 “九煞”中,有这么一句:“添换上是荞麦面的饸饹。”
在宋朝韵书中,“饸”字念jia(音夹),到了明朝《雍熙乐府》中却念he(音和),读音差别之大,真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康熙字典》
再结合这种面食的其他叫法,发现“饸饹”与“合络、活络、活漏、河捞”等读音十分相近,便知这是个重新拟音的借字,借了“饸”字后,又新造了个“饹”字,组成“饸饹”一词,以象征它们大约属于食品之类,是为取其音而强改原声,为表其意而生造新字。
无独有偶,清代蒲松龄撰写的《日用俗字》中,将“河捞”写为“口口”(这两个字在电脑上打不出来,字形是“霍罗”两字分别加“食”旁,见下图)。毫无疑问,这也是一个生造词。
蒲松龄《日用俗字》中,“河捞”的异写
那么这种面食的名称,在最初写作什么呢?
在元代王祯的《农书》、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及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中,一律写成“水”旁,名之曰“河漏”:“荞麦,北方山后诸郡多种,治去皮壳,磨而为面,摊作煎饼,配蒜而食。或作汤饼,谓之河漏,滑细如粉,亚于面麦,风俗所尚,供为常食。然中土南方,农家亦种,但晚收,磨食,溲作饼饵,以补面食,饱而有力,实农家居冬之馔也。”
荞麦及荞麦粉
考之典籍,“河漏”或音似的词在元代之前文献上没有出现过,由此,“河漏”当是这种面食最初的写法。
至于“合罗、合络、和饹、饸酪、合酪、和乐”等,与“河捞”一样,当为“河漏”同音字的异写。
这个奇怪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山西面食千千万,万千名字皆有源,唯独这个“河漏”,它咋就叫了这么一个奇怪的名字,没人能刨到根儿。
有人说,“河漏”一词源于达斡尔语的“蒿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