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和中华白鲟有什么区别,杂交鲟可以吃吗

首页 > 美食 > 作者:YD1662023-02-22 21:44:17

▲▲在上面这张图片中,上面是匙吻鲟,下面才是真正的白鲟。

为了弄清到底还有没有幸存的野生白鲟,长江水产研究所的科学家查询并记录了从1981年到2003年的210例长江白鲟目击报告,综合长江白鲟的捕捞地点、生物学信息,通过模型计算得出一个令所有人震惊的结论:长江白鲟已经在2005~2010年间灭绝!

为了救助白鲟,水产科技工作者们进行了很多尝试,其中就包括长江白鲟的人工养殖。但遗憾的是,由于技术和硬件条件不足,人工养殖的长江白鲟最长的存活记录也只有29天。后来条件具备了,但是却再也见不到活体的长江白鲟了。

后来的研究表明,拯救长江白鲟的关键时期节点在1993年,最迟也要在2005年之前,显然我们已经永远错过了这个机会。现在长江流域的其他物种也都处于灭绝的边缘,比如中华鲟、长江鲟、花鳗鲡、长江江豚等,再不采取强有力的保护措施,这些长江原生鱼类也可能会面临同样的命运。

中华鲟和长江鲟的生存现状,也同样不容乐观

和白鲟相比,中华鲟的现状只能说相对比较幸运。20世纪70年代,中华鲟的人工繁育技术就获得了突破,但是商业捕捞却一直存在。

1983年,国家禁止了对中华鲟的商业捕捞。1984年至今,相关科研院所一直进行着中华鲟的人工放流。1988年,中华鲟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即便如此,野生的中华鲟依然在持续减少。从1981到1999年,中华鲟幼体和亲本分别减少了80%90%

2003年,三峡水电站开始蓄水发电,水文条件的变化直接导致中华鲟的产卵时间推迟了一个月,部分中华鲟的性腺出现了退化,有些鲟鱼甚至不再产卵。

2010年,中华鲟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极危”的生存等级。

而2013-2017年的诸多现象表明,中华鲟的自然种群已经严重衰退,生存状况十分濒危。长江鲟的生存状况与中华鲟相似,2010年,长江鲟的生存等级也被定为"极危"。

中华鲟和中华白鲟有什么区别,杂交鲟可以吃吗(9)

▲▲长江鲟

栖息地与产卵场破坏、过度捕捞、水质污染、航道整治、商业采砂以及误捕等诸多因素,依然威胁着中华鲟和长江鲟的生存。

拯救长江濒危物种,已经刻不容缓!

鲟鱼已经在地球上存活了至少1.4亿年,近现代以来,它们面临的生存危机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严峻。鲟鱼濒危的背后,反映出的是接近崩溃的长江生态,其他水生生物也面临着相似的命运。

2006年,“长江女神”白暨豚功能性灭绝,这一伟大的物种已彻底失去建立种群的能力。不久前,科学家宣布长江白鲟也在10年前已经灭绝。这些物种的命运是我们无法把握的,但我们能把握的,是那些还依然存活着的长江旗舰物种。

长江江豚,目前仅剩1000头左右,该物种还在以每年5%-10%的速度减少,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未来10年内就有可能会灭绝。

中华鲟和中华白鲟有什么区别,杂交鲟可以吃吗(10)

▲▲江豚有3个亚种,其中有两种生活在海洋中,而长江江豚是唯一的淡水亚种,也是目前长江中唯一的淡水哺乳动物。长江江豚俗称江猪,被誉为“水中大熊猫”,然而就数量而言,长江江豚远比大熊猫更珍稀。2020年,农业农村部拟将长江江豚升级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近年来,中华鲟的情况也并不乐观。2013年、2015年、2017年,科学家并未监测到中华鲟的自然繁殖活动。保守估计,再过30年,野生中华鲟就有可能从长江中消失。

白暨豚、长江白鲟、长江江豚、中华鲟都属于长江旗舰物种,它们的生死存亡是长江生态健康状况的直接反映。虽然长江已经"十年禁捕",但长江生态的恢复需要更多强有力的保护措施与更严格的实时监测。

保护长濒危物种、保护长江生态,这注定是一场艰难而持久的保卫战!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