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跟俄罗斯鲟区别,区别中华鲟与西伯利亚鲟

首页 > 美食 > 作者:YD1662023-02-22 21:15:51

致使鲟鳇鱼濒危的鱼子

马克思曾经引用了邓宁格的名言解释逐利的本质:“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只要有10%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20%,就会活泼起来;有50%,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由于动机强烈,黑龙江达氏鳇似乎注定在劫难逃。由于鱼子酱在黑市极具价值,盗猎早已由组织犯罪的帮派所控制,大家都不敢谈论,因为怕遭报复。3名夫踪的渔夫,是否是遇上所剩不多的巨兽达氏鳇,在紧接着的缠斗中丧命?

但或许最大的疑问是,黑龙江中究竟是否还有达氏鳇?尽管达氏鳇受到保护,听说若意外钓上这种鱼就不犯法,但严格说来这仍算盗猎,即使会把活鱼放回江中。

有一组科学家团队,在监测黑龙江达氏鳇的数量,他们也在捕捞达氏鳇。和科学家一样,盗猎者并未放弃搜寻达氏鳇,有两艘船在江面另一边,一前一后高速航行,显然那是警方的巡逻艇在追捕盗猎者。想想鱼子酱的价值以及赚取的高额利润,足以购买速度比警方更快的快艇。但在这么开阔的一条江面上,无论想捕到什么都很困难,警察抓贼也一样。而想捕捞达氏鳇这么罕见的鱼,更是几乎不可能。

不过,黑龙江有点不寻常,感觉很阴森诡秘。鱼群在迁徙,有很多鱼鳍伸出水面,但结果却是鲑鱼翻肚,尾部划破江面的景象。它们顺江往下漂,全都死了。当然,鲑鱼产卵后死亡很正常,但眼前实在有太多鲑鱼尸体,而且很多已严重腐烂,有些鱼已经支离破碎,能轻易穿过渔网,有时渔网到处挂着发臭的尸块。死亡的气息是很可怕的。

研究人员抛网愈多次,愈觉得这里的状况不对劲,有些鱼已因严重腐烂而裂开,但它们体内还有很多鱼卵。这不正常,通常死鲑鱼体内不会有鱼卵,因为它们已经产完卵准备繁殖下一代。这种状况不正常,一定有什么问题。这里测得的水温是摄氏10度,在鲑鱼活动的江口水温是摄氏15度,而在鲑鱼尸体出现的江边是摄氏25度。这么大的温差对鱼群造成影响,活生生的例子就是生死之别。江水温度应该和山涧水汇集成溪流时相同,但这里遭遇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热浪侵袭,厄尔尼诺现象让江水温度升高到鲑鱼无法存活的程度。这是全球暖化引起的灾难?谁也不知道。没有食物来源,等于又给濒危的达氏鳇致命一击。

在江边土生土长的一位科学家,见过最大的达氏鳇重约600公斤,自己捕获最大的重约550公斤,那条鱼长约五米。在大约40年前的一天,村子里一名渔夫外出架设鱼钩,他用的方法很有意思,因为鱼钩上没有鱼饵,但鱼会因为撞上鱼线而被勾到。这名渔夫一次独自出海布线,却从此一去不返。村民找到船之后,才拼凑出可能的事发经过:当时这名男子一定是在收延绳,延绳可能长达上百米,在固定间隔处装设鱼钩,延绳的某个地方钩到一条达氏鳇。感觉自己被拉往江面时,大鱼开始惊慌失措,整个局势瞬间逆转。达氏鳇拉走更多鱼线后,一些已收回的20公分长的尖锐鱼钩勾住了渔夫。由于无法挣脱,这名男子被拖入江中溺毙。这则传闻和在刚果河发生的惨案相似得令人毛骨悚然:一个大型鲶鱼通过网绳,把一名男子从小独木舟上拉下水溺毙。但即使最大的鲶鱼,也远不及达氏鳇的体重。

黑龙江整条江上禁用延绳捕鱼,但若那3名渔夫是在盗猎,就可能同时使用延绳和渔网,这样更让危险性倍增——而700公斤重盛怒的大鱼,可轻易摆平3个人。但江里是否仍有大鱼?

中华鲟跟俄罗斯鲟区别,区别中华鲟与西伯利亚鲟(9)

人工养殖的鲟鱼

正在消失的河怪与非法捕鱼

科研团队欲再度搭乘小船,用渔网捕获一条大鱼。方法和几年前那些溺毙渔夫的一样,差别只在于没有人打算*害达氏鳇。但这种会挣扎的巨大河怪,并不明白这一点,让科学家也身陷险境。科学家一个个地架设渔网,每次架设后无功而返,再收回渔网都得耗上两个多小时,然后才能更换地点重试。由于有愈来愈多的鲑鱼尸体出现,江里似乎已没有任何活鱼。在科学家团队准备离开时,江面却出现气泡,表示有大鱼正从江底浮上来。气泡更多了,一定是条大鱼。在收回的渔网中,终于出现一条罕见的鱼,黑龙江达氏鳇。和一般淡水鱼的标准比较,这条鱼算是很大了,它有近2米的身段。但以这种鱼可能长到的尺寸而言,这条鱼还算小不点。它们通常可以长到5米,甚至是7米,也会冲撞船只,但这样的大型达氏鳇恐怕已不复存在。

更由于仅存的鱼仍可赚取利润,达氏鳇的故事只可能以悲剧收场,而非法猎捕它们的渔夫有时也落得同样下场。虽然听过一些渔夫死亡或失踪的传言,但真正受害的其实还是这种鱼。这些鱼已被捕到濒临绝种,只为了它们珍贵的鱼子——满足权贵吃货的口腹之欲,这实在让人很感伤。

中华鲟跟俄罗斯鲟区别,区别中华鲟与西伯利亚鲟(10)

被非法捕捞的中华匙吻鲟

鲟鳇鱼属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已被列入世界濒危物种,是黑龙江省特有保护品种。由于近年来污染和枯水、私捕滥捞等原因,黑龙江省的野生鲟鳇鱼资源严重衰竭,已到了濒临绝迹的边缘。

2019年5月22日上午,王某某、刘某某和程某某,在黑龙江抚远水域九龙滩附近江面,猎捕一条重达140斤的鲟鳇鱼,并将该鱼以每斤55元的价格出售给鲍某某,所得共计7900元人民币。当日王某某等3人被群众举报,次日鲍某某向公安机关自首。经司法机关鉴定,这条雄性达氏鳇鱼刚刚成年,年龄在18到20岁之间,按照基准价值标准计算,价值在25000元左右。

2020年7月2日,黑龙江抚远市检察院,对这一起非法捕*贩卖野生鲟鳇鱼案件提起公诉,及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次日,抚远法院对王某某等4人进行宣判,分别被判处1年、10个月、8个月和6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缓行一年,并处数目不等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

“非法猎捕、*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规定:非法猎捕、*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最后,各位网友,尽管达氏鳇已经被保护近40年,但它仍会和中华鲟一样处在濒危之中,它会和长江白鲟一样灭绝吗?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