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条是我国传统的早餐食品之一,它的历史非常悠久。当大家吃着香脆可口的油条时,是否会想到油条制作过程中的化学知识呢?
先来看看油条的制作过程:首先是发面,用鲜酵母或老面(酵面)与面粉一起加水揉和,使面团发酵到一定程度后,再加入适量纯碱、食盐和明矾进行揉和,然后切成厚1厘米,长10厘米左右的条状物,把每两条上下叠好,用窄木条在中间压一下,旋转后拉长放入热油锅里去炸,便成了一根香、脆的油条。
面粉在发酵过程中,由于酵母菌在面团里繁殖分泌酵素(主要是分糖化酶和酒化酶),使一小部分淀粉变成葡萄糖,又由葡萄糖变成乙醇,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同时,还会产生一些有机酸类,这些有机酸与乙醇作用生成有香味的酯类。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使面团产生许多小孔并且膨胀起来。有机酸的存在,就会使面团有酸味,加入纯碱,就是要把多余的有机酸中和掉,并能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气体,使面团进一步膨胀起来;后经热油锅一炸,由于有二氧化碳生成,使炸出的油条更加疏松。
早点铺师傅说的“一碱二矾三盐”指的是,每七斤面配上一两纯碱、二两明矾和三两盐,便成炸油条的生面了。这三种化学角色各有各的作用:盐使面有咸味并变得柔韧,明矾是硫酸铝钾,具有酸性,在滚烫的油锅里,它和纯碱起化学反应,生成大量二氧化碳气泡,气泡受热急剧膨胀,使油条迅速胀大。一两纯碱和二两明矾可以生成约14升二氧化碳气,沸油二百多度的高温,又使它的体积膨胀一倍多,所以,新炸的油条疏松多孔。
同时,纯碱溶于水易发生水解,与铝离子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铝的凝胶液或干燥凝胶,在医疗上用作抗酸药,能中和胃酸、保护溃疡面,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等。常见的治胃病药“胃舒平”的主要成分就是氢氧化铝,因此,有的中医在处方中谈到:油条对胃酸有抑制作用,并且对某些胃病有一定的疗效。
但是,由于油条中含有铝,铝可扰乱人体的代谢作用,长期缓慢地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脑组织对铝元素有亲和性,脑组织中的铝沉积过多,可使人记忆力减退、健忘、智力低下、行动迟钝,最后变成老人痴呆。体内铝含量过多,容易引发早衰、降低心肺功能、体弱无力、皮肤加速出现皱纹;铝会降低胃蛋白酶的活力,减少胃液的分泌,导致腹胀和消化不良等肠胃疾病;会影响磷和钙的正常代谢,使骨骼变脆,导致骨质疏松;还将导致缺铁性贫血。所以,为防止铝中毒,生活中应注意减少铝的摄入,适量吃油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