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向未展的王安石
这首诗一首《古松》写尽了王安石一辈子的孑然傲骨和满怀自负,也写出了他在这一段蛰伏期的心理状态,他在等待。
第三首:《元日》
创作背景:第一次拜相,开始推行变法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在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了,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着屠苏酒喜迎新的一年到来。清晨,那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户户纷纷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一改此前大部分诗作中那种吐槽、批判或是孤傲、怀才不遇的感觉,而是充满了蓬勃之气。原因在于他此时此刻的心境完全不同,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宋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对”正式起用王安石,其变法主张深得神宗认可。次年,王安石便任参知政事(副宰相)主持变法。同年新年,王安石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预感到一项项新的法度得以推行下去,此时的王安石内心也抑制不住一股即将改天换地的豪迈和兴奋之情,于是有感创作了此诗。
王安石担任参知政事
可以说,这首畅快的诗句,充分展现了王安石在其人生中最心气最为舒畅的阶段的心境,非常有代表性。
第四首:《商鞅》
创作背景:变法之初遭遇旧党激烈反对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从古以来,统治天下、驾驭百姓靠的是朝廷的公信力,商鞅推行变法能成功的首要在于能够立信进而做到立法严明。现今的儒士们,不应该任意去诋毁、非议商鞅,商鞅能使法度政策得到坚决施行,才有秦国的逆境而强。
商鞅变法 徙木立信
一看这首诗,就知道王安石又有心事了,他是在借商鞅来比喻自己的遭遇。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宋神宗拜王安石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位同宰相,让他全力推行变法以改变积贫积弱的情况。之后,王安石撒开手脚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了大规模的改革运动,针对财政和军事两方面,先后颁布了均输法、青苗法、市易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置将法、保甲法、保马法等一些列新的法度政策。然而,变法伊始便遭到了保守派激烈的反对,法令颁行不到一年,围绕变法的利弊,改革派和反对派之间便展开了激烈的论辩和斗争。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反对派首领司马光曾三次写信给王安石(《与王介甫书》),细数实施新法的弊端,试图说服王安石废弃新法,恢复旧制。而正为改革如何推行下去而上头的王安石自然是一一回信(《答司马谏议书》),对司马光的观点逐一进行反驳,并批评当今的士大夫阶层的墨守成规、因循守旧,强烈表达了坚持深彻变法的决心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