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五音是指宫、商、角、徵、羽。
《淮南子》:“音之数不过五,而五音之变不可胜听也。”因此,后来五音又用来指各种声音。
五音在古代运用范围非常广泛,本文列举了五音与身体、治国理政、军事战争的关系。
一、五音与身体的关系1.五音治病实例
《辽史》中记载了一则用声音治病的故事。
枢密使耶律斜轸的妻子患重病,很多医生看了都束手无策。后来,耶律敌鲁看了说:“心有蓄热,非药石所及,当以意疗。因其聩,聒之使狂,用泄其毒则可。”
意思是,病人心有蓄热,无法用药石医治,应该用意疗。因为病人耳聋,需要用嘈杂的声音令她发狂排毒。
于是,命人在病人面前击打大鼓。第二天,病人果然发狂,大骂,骂到精疲力尽才停止,病就好了。
2. 理论来源
《黄帝内经》详细介绍了五音和五脏的关系。
原文为:“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其音角……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其音徵……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其音宫……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其音商……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其音羽”。
《黄帝内经》很多诊断及治疗方案都利用五音。比如,书中黄帝问岐伯:足阳明脉病变的病人,听到木音受到惊吓,却对钟鼓声不为所动,为什么?岐伯回答道,足阳明是胃的经脉,胃属土,木克土,所以听到木音会受到惊吓。
再如,书中记载:“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这里谈到以五音来判断肾气。
二、五音与治国理政的关系1.邹忌说琴谏齐王
语文课本中“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邹忌因用五音解释治国理政之道而被齐威王重用。
起初,邹忌因精湛的琴艺得以跟随齐威王左右。有一次,邹忌向齐威王进谏说:“夫治国家而弭人民者,无若乎五音者。”治理国家、安定人民,就像五音一样。为什么呢?邹忌将暖如春的浑厚大弦音视为君,清廉的小弦音视为相,手指对琴弦的控制力度视为政令,和谐的旋律视为四时,指出琴音调而天下治。
原文为:“夫大弦浊以春温者,君也;小弦廉折以清者,相也;攫之深而舍之愉者,政令也;钧谐以鸣,大小相益,回邪而不相害者,四时也。夫复而不乱者,所以治昌也;连而径者,所以存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