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池村位于徐水之阳,因唐代建有鱼池、观池、故池三个水池而得名,此村的刀削面久负盛名,刀削面能手在明清就很出名。当地有民谣:“三池村,散散地,出来尽是卖饭的。”这民谣足以说明三池村历史上经营“三池刀削面”的民户之多。历史上三池人经营此业有着太多的艰辛,长途跋涉,翻沟过岭,涉水过河,要靠人力肩挑担担;日复一年,披星戴月,辛勤劳作,担的担子天长日久,担都磨得油光铮亮的,担担的人走起路来一闪一闪的,人就像全身散了架一样,因此当地人便说三池是“散散地”了。
三池刀削面第五代传人成勇奇
三池削面与山西削面不同,主要有三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有讲究。一是和面。三池刀削面原料选用荞面而不是麦面,对和面的要求比较严,水、面的比例要求准确。荞面与麦面按比例混合好,用冷水打成面穗,再揉成面团,一般是一斤面三两水,搋得软硬合适,以不沾手为宜。然后用湿布盖住,饧半小时后再揉,直到揉匀、揉软、揉光。如果揉面功夫不到,削时容易断条。
第五代三池刀削面传人成勇奇
二是削面煮面。刀削面之妙就妙在刀功,削面时一般不使用菜刀,用的是平刀。这是一种长约九寸、宽约二寸的片刀,刃背均薄而平光,这样削出的面长、薄、匀,而不像山西刀削面是那种中间大、两头尖的面鱼鱼。操作时对着汤锅,左手托住揉好的面团,右手持刀,手腕要灵活,出力要平,用力要匀。刀削面入锅煮两滚后,即熟。
三是装盘调面。刀削面通常是干捞面,用平盘装。把煮好的面捞入平盘,调上盐、醋、花椒面、清油辣子、大油,再撒一些葱花。一端上来,油香味顿时扑鼻而来,夹上一筷子,吃起来口感极佳,不少外地食客专程去同家庄三池村品尝地地道道的三池刀削面。
5、荞面煎饼
一一“红油碴子”
荞面煎饼是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同家庄镇的独特小吃,当地人称为"红油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