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重传统,除夕夜吃饺子,是千百年来流传的风俗,并跟随着中国人的脚印,传遍五大洲,成为一种风靡世界的美食。
说到吃饺子,各地方有所不同,有的年夜饭吃,有的在大年初一吃,不管里面包着什么馅,大年三十包饺子永远是中国人的保留节目。
饺子好吃,所以民间有“好吃不如饺子……”的俚语,然而你知道除了饺子这种称呼,还有其他哪些叫法吗?
饺子,在古代有“角子”、“交子”、“牢丸”、“扁食”、“银元宝”等称谓。
因为两端有尖角,且在为旧年新年交替时吃,时间为子时,故得名“角子”或“交子”。
因为皮包馅,馅在里面如同居在牢中,牢不可破,肉馅煮熟而成丸,故称“牢丸”;
形如扁月,故得名“扁食”。
形状如银白色圆宝,故得名“银元宝”。
和饺子最相近的是食物时馄饨,都是皮包馅,水中煮熟之后连汤吃,所在在古代,饺子最开始就是馄饨,后来因为个头单独分化出来。
早在二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饺子。
根据发掘出土的薛国古墓陪葬品可见,当时盛装食品用的食器就已经出现了饺子。
在古时候,薄面裹肉蒸熟或煮熟的食品,有一个统称,“饼”。如馒头包子,称蒸饼;烤火烧饼称烧饼;水煮的面片汤或饺子,就是汤饼。
晋代曾有一篇《饼赋》,其中所描写的汤饼,实际就是饺子。
玄冬猛寒,清屐之会。涕冻鼻中,霜凝口外。充虚解战,汤饼为最。弱似春绵,白若秋练。
从这句话不难看出晋代寒冬季节,驱寒解冻的食品最好是汤饼(饺子)。而到在南北朝时期,轿子已经成为天下普通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