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尼杨土司家族是甘青土司中最显赫的家族之一,自明清以来,世袭罔替,雄踞一方,对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乃至民族关系,都曾产生过深刻影响。
杨积庆
杨积庆(1889—1937),藏名罗桑丹增南杰道吉,号子余,13岁承袭土司之职。1935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转战西南,北上抗日,途经卓尼杨积庆辖区迭部时,他深明大义,拒不执行国民党阻击红军的指令,且暗中指示当地藏族群众,为红军将士抢修已被破坏的达拉沟栈道和尼傲峡木桥,并开仓供粮30余万担,妥善安置流落红军200多人,为红军突破天险腊子口,提供了物质基础,为红军北上抗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37年8月25日,鲁大昌派心腹营长潜入杨土司住地博峪,利用土司内部矛盾制造了“博峪事变”,杨积庆倒在了国民党的枪口之下,享年48岁。1994年,甘肃省人民政府追认杨积庆为革命烈士。
据《安多政教史》记载,杨土司家族是甘肃藏区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管辖范围最大的土司家族,其祖先为吐蕃赞普大臣嘎氏后裔,在明朝时期归顺朝廷,对甘肃省甘南州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民族关系,都曾产生深远影响。
杨积庆作为甘南卓尼第19代土司,在位35年,办学禁烟,思想先进,辖内面积达2万多平方公里,人口近10万。
1935年8月,26岁的《大公报》记者范长江与46岁的杨积庆一见如故,交谈直至深夜。两人在年龄、性格、学识、阅历上差别很大,却建立起深厚的友谊,是因为他们都有相同的爱国信念,以及对中华民族未来的担忧。
“摩登”,是范长江对杨积庆的第一印象。在后来结集出版的《中国的西北角》一书中,范长江惊叹于杨土司见多识广,“汉文汉语皆甚通畅”;喜摄影,“非泛泛之辈所能望其项背”;来往之商店,均为国内之大公司;待客之酒席,也“完全为内地大都市之材料”;爱读报,“对国内政局、中日关系事件,知之甚详”。因此惊叹:“此边陲荒蛮之中,竟有此摩登人物”。
虽足不出甘肃,但“眼界开阔,精明能干,掌握国内外的政治局势”,是美籍奥地利裔植物学和人类学家约瑟夫·洛克在其笔记《在卓尼喇嘛寺院的生活》中对杨积庆的评价。洛克在中国西北地区为期三年的植物学考察期间,得到了杨积庆“超乎寻常”的款待——给他提供舒适的住所、存放动植物标本的仓库、充足的木材供暖过冬,并派专人护送其到自己辖区各地进行植物标本的采集。据洛克记载,“这(杨积庆)是一位个子高高的,才度过36个寒暑的年轻人,穿着讲究的汉地丝绸和缎子长袍,在节日来临的时候他会换上极富魅力的藏装——戴上狐皮帽子,穿上彩色皮革制成的藏服,踏上鞋尖上翘的藏靴。”洛克卓尼逗留期间,杨积庆经常和他一同进餐并相互交流,了解外面的世界、分享其家族历史以及面临的时政问题,听取建议。在这一点上,曾任杨土司驻兰办事处处长的王佐卿(藏名贡觉才让)在《一个老藏民的回忆录》中也提到,杨积庆本人十分注重才华,喜欢与有文化者交流,并任用他们做官。
因他思想之“摩登”而带来了各个领域之创新:卓尼的首部电话、首台500瓦发电机、第一所小学……都是这一时期杨积庆新锐思想之体现。
据《中国的西北角》记载,国家存亡与民族问题是两人交流和讨论的核心,包括日本侵华、国内时局尤其是南京政府与土司衙门之关系、红军之动向与命运。虽身为当时南京政府任命的洮岷路保安司令,杨积庆却对国民党官员惯于愚弄欺压藏人的做法一向深为不满,从范长江这里了解到红军的动向之后,他对红军的态度也发生了积极的转变。
杨复兴,杨积庆的次子,是最后一代卓尼土司,他195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国民党政府曾任命杨复兴为卓尼设置局副局长兼洮岷路保安司令,1949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同年9月,他率部起义,1950年初,主动宣布在卓尼废除封建土司制度。1954年6月,中共甘南州委决定成立甘南禁烟委员会,任甘南禁烟委员会副主任,亲赴迭部督查,推动了铲烟禁毒运动深入开展,屡禁不绝的甘南烟祸基本绝迹。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校军衔。1983年2月任西北民族学院副院长。1981年后当选为甘肃省第五、六、七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第八届、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2000年在北京逝世,享年71岁。
1950年10月,中央慰问团来甘南时,带来了*对两代土司杨积庆和杨复兴父子的问候,并对当年杨土司对红军让道济粮的援助表示感谢。
1994年10月,甘肃省人民政府追认杨积庆为革命烈士,并在卓尼县城为其修建烈士陵园,以“缅怀先烈、继往开来、追思前贤、爱党爱国”,杨成武将军亲手题写了“杨积庆烈士纪念碑”碑文。
2011年,卓尼县又在杨积庆故居修建了“卓尼杨土司革命纪念馆”,同年该馆被列为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张鸿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