炕炕馍是陕南汉阴县民间的一种特产小吃,由于采用天然木炭置于特制瓦片上焙炕而成,且因易于携带,故名炕炕馍。汉阴炕炕馍色泽金黄,酥脆香甜,芝麻香浓,营养丰富,不干不硬,不顽不软,脆酥喷香,携带方便,老少皆宜。
关于汉阴炕炕馍的起源民间是这样说的,明成化年间由关中三原县迁汉阴西坛的温氏,善作面食,有一年要送子赴京赶考,为备干粮发面烙馍,温母忙得团团转。一不小心,将合面案上的菜油碗弄翻,油浸入了面团中,她索性把油浸的面团揉好放在一边,重新和面发面。待面发好,准备炕馍时,她无意中将油浸面掺合在一起,擀成一个个薄饼,面上撒些芝麻、五香粉、盐面,放在平底锅中炕。不料炕好的饼,竟与烙饼、烧饼口感不同,香酥诱人,带往京城,尽管路途遥远,需时两三月,不仅没有坏,还让同科学子品尝后赞不绝口。温子金榜题名,荣归故里,便命名此饼为炕炕馍。
汉阴炕炕馍又叫芝麻酥饼,是一种圆形或长方形的烙饼,属于芝麻酥饼中的稀有珍品。圆形似满月,叫作圆炕炕馍,碗口大小,边厚中薄;长形似神牌,叫做长炕炕馍。馍上面粘满芝麻,一面有芝麻的叫作“一面麻”;两面有芝麻的称“二面麻”。饼上每隔指许,剁有似断非断的刀印。
炕炕馍制做用的是普通面粉发面,面里要掺入油酥,油酥是用少量的面粉,加进猪油、菜油、碱、食盐、五香调料等,炒制而成,炕饼时,切面一块于案上,持成小坨。两头细中间粗的小擀杖,拼成碗口大小的饼坯,再涂水粘芝麻,然后放入上下两面都有炭火的铁鏊烘烤,翻动两次,至饼面发黄,芝麻起鼓有香味时即成。
汉阴的炕炕馍是汉阴的传统名食,远近闻名,汉阴人把他作为走亲访友的重要礼品之一。汉阴炕炕馍取材当地,味道纯正,有厚实的制作传统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便于久存,易于携带,既是风味小吃,又可当作主食,既可候选为礼品,又是日常充饥之物。 作汉阴本地人,四时八节,走亲访友,也总要提上最少十个炕炕馍,作为“四色水礼”中不可缺少的一色礼品,以表敬意。汉阴炕炕馍这一风味食品,便于久贮,易于携带,在陕南久享盛誉,流传至今。
炕炕馍成为央视《舌尖上的中国》推荐食品,也成为第一批安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最可贵和的是,纯天然食品自然保存三个月以上不坏,照样还可以吃。其形如满月,边厚中薄,色黄、酥脆,香气扑鼻,一层层剥开吃,让人回味无穷。汉阴人把它作为走亲访友的重要礼品之一,也是汉阴在外游子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