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味哟------看来只是一副羊骨炖在清水里,但不是行家里手,你就炖不出那个味来!汤鲜,馍筋,肉烂,香而不腻!你开始担心一碗汤不够喝,尽管碗是海碗。但请放心,只要不续添肉,汤可以免费加盛,只要你能喝,十碗八碗都可。当然,这是针对老百姓的优惠。饱食终日的人,那么大的碗喝一半也就饱了,用不着续添。但不论你最终续不续汤,其中的美味是感同身受的。有人归结起来就是,老远就闻着香,进门时候扑鼻香,往店里一坐四处香,喝一口,满嘴香,出了门,余口香,走出去老远,回味香,隔几天一想起来,腮帮子生香。
羊汤馆的生意之好,没有亲见说什么也无法体会。有的汤馆你凌晨五点去排队,不见得能排到前十名;有的汤馆三天的时间用了一百斤香菜(放在汤里增味的一种蔬菜),想一想那得卖出去多少碗!有的人家祖辈经营羊汤生意,老人死了,子孙们不分财产,一人分锅老汤!龙亭旁边有一家羊汤馆十分著名,可是地址十分偏僻,附近的老百姓都爱去,可一个外地人,甚或至于闻名而至的各级领导,却偏偏找不到这个地方,拐了无数个小胡同还是踪影不见,不过人家羊汤馆里照样座无虚席。开封的大街小巷多的是这种传说,谁也没认真考据过它的真实性,谁却都又津津乐道于此。说到底,这是老百姓的美食,它就在老百姓中间。
二
沿学院门街向东,穿过汴京桥,远远地,你会看见一面面镶着红边、齿 状、有些破旧,甚至油乎乎的旗帜在风中飘动,那便是羊肉汤旗。那个地方叫寺门。寺者,伊斯兰东大寺也。寺门,由此而得名。
说起寺门的羊肉汤,开封人津津乐道:有名,太有名了!尤其说到那个“太”字,语气长而且重,一直向下拉,那过程简直就在悠长地回味。
人活一世,不管你是否承认,很大一部分是为个名儿,不然,祖先在造“名”这个字时,怎么会在前面冠一使人无法安宁、心弛神往的“慕”字呢?喝羊肉汤也一样。你看,一大早起来,无论是金明广场练剑打太极拳的、还是背街小巷遛狗托着鸟笼的;无论是敞着汗衫,蹬着三轮,为柴米生计默默发力的,还是头梳得规规矩矩,夹着黑皮包准备参加一个聊胜于无的会议的,见面都会招呼说:去寺门喝汤吧——那语气,既男人又男人。
其实,羊肉汤不光寺门有名,老字号的羊肉汤锅支满了开封的大街小巷。你一出门,甚至不用拐弯,就会看见一大片黑压压的脑袋、热气腾腾的大锅,落日那么大的锅盔和绿莹莹的香菜。你甚至能听见一片哧溜哧溜的声音。你的鼻子被弥漫着的汤香牵引着,不知不觉,你已经来到了锅前。
随便找个马扎、空位坐下,腰里系着围裙的小伙计会立刻拿着抹布过来,一边收拾别人刚用过的大粗碗、一次性筷子,并顺手抹抹桌子,一边问你咋吃,那意思是问你汤里放白肉还是蒸苏肉、蒸丸子,要几块锅盔,要十块一碗的,还是十五、二十的。一般人都很中庸,取中间数。这不仅仅是从经济上的考虑,岁月磨砺着人们,在这个世界上,多和少、大和小,这些极端的数字或东西,总会让人觉得没有安全感。看来,喝羊肉汤,也体现了一种人生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