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盘汁红油亮的鱼肴上桌,阵阵香味迎面扑来。乍一看,鱼肴整体硕大、完整、对称,细刀条块的鱼身金黄硬挺,滋汁金红,缕缕葱丝、泡椒丝顺着鱼身飞泻而下,与摆在周围的面条交织在一起,葱的白、椒的红、面的黄,构成一道艳丽的立体画面。细一品,鱼皮脆而不焦,鱼肉纯白细嫩,略蘸滋汁,咸鲜酸甜香五味俱全,糖醋味尤为突出,跃然舌尖。
这就是重庆东水门老街“盛开的鱼”餐馆里的脆皮鱼给我的印象,掌门人叫李盛开。
脆皮鱼是一道传统川菜名肴。其实,全国多数地方也有脆皮鱼,只是制作方法与味道不同而已。即使在川菜体系内,成渝两地的脆皮鱼也有差异,但都以咸鲜适口、酸甜宜人为佳。
早在清末,脆皮鱼就已经出现在川菜筵席中,清代晚期的三本书籍均有记载。同治年间的手抄本《筵款丰馐依样调鼎新录》中载:“脆皮鱼:鱼摸(抹) 豆粉,走油,挂欠(芡),上配合。”宣统元年出版的《成都通览》中存有名为“碎皮酥鱼”者,此处“碎皮”当作“脆皮”。清末家传手抄本的《四季菜谱新录》中也存有“焠皮鱼”者,“焠”当作“脆”。
在重庆,流传有两则与名人有关的脆皮鱼故事。一则与清末老巴县的“整蛊”高手安世敏有关,讲的是他怕自己得罪的人太多,而使年轻貌美的老婆被人“欺负”,就利用做脆皮鱼的机会弄“丑”了老婆。另一则与抗战结束后的重庆谈判有关,讲的是国民党于右任宴请*,席间便有脆皮鱼。据抗战时期移渝出版的《南京晚报》1938年2月的一天报载,当时重庆流行一鱼多吃,即鱼身做一种或多种风味,鱼头熬汤,而脆皮鱼只是鱼身而无鱼头。
点击进入--海量实用菜品技术直播平台
进入20世纪60年代,脆皮鱼已成为成渝两地的名菜,并且在风格上有了细微的差别。
由商业部饮食服务局1958年开始编辑,1960年1月出版的《中国名菜谱》第七辑为川菜集,其中收录有成都竟成园的糖醋脆皮鱼菜谱。其大致做法是:选用鲤鱼,宰*治净后,从鱼身两面肉厚处斜向划六至七刀,刀深至鱼刺为度,距离相等,再用料酒、酱油码味,待用净布揩干后,在鱼身均匀地涂湿淀粉。净锅入熟菜油烧至六成热,手提鱼尾,先将鱼头入热油锅炸制,再翻转两面炸约7分钟,至表面深黄酥脆且熟时,捞出来沥油并装盘,盖上净布,用手轻拍使鱼身松软。锅留底油,加化猪油烧热,投入姜米、蒜米、葱花、泡辣椒、笋丝、菌丝炒香,放入酱油、白糖、醋和二汤,用湿淀粉勾二流芡,至芡汁浓稠金黄,并起小泡,出锅浇淋于鱼身上,撒葱丝、泡辣椒丝即成。此菜颜色金黄,外酥内嫩,糖醋味浓。
此外,有一种“堂响脆皮鱼”,它是在鱼上桌后,用碗盛浓汁,当着客人的面淋于鱼身,发出响声。
1960年5月由重庆市饮食服务公司编写出版的《重庆名菜谱》中,选录的是当时重庆实验餐厅的脆皮鱼菜谱。其大致做法是:选用鲤鱼,宰*治净后,在鱼身两面斜划两颗米深的刀纹若干,抹匀绍酒、盐码味,再拍匀干豆粉。净锅入化猪油烧热,下入整鱼炸至金黄酥脆时,捞出来沥油盛盘。
锅留底油,将白糖、醋、酱油、姜、蒜、泡海椒、水豆粉与鲜汤调成汁水,倒入热油锅收汁亮油,起锅淋在鱼身上,撒上葱丝即成。此菜皮脆肉嫩,味酸甜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