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昌顺
图/ 纪录片人老李
烹饪是一门艺术,不同从业者和食客有不同的认知。重食材,重营养,重盐,重辣,重麻等需求不同,美食体验自然有区别。无需一味较真如何吃、吃什么才是会吃的标志。近日朋友推荐了一款“重口味”的菜品——猪血炖肥肠。窄一听兴致一般,细品后却深感中华传统烹饪大有深意。
这家很有特色的酒楼位于齐国故都——淄博张店,名曰“涵舍”,是个很有意境的庭院。
朋友介绍该酒楼推出的这款用砂锅烹制的博山风味特色菜“猪血炖肥肠”,肥肠煮得很烂糊、很香糯,猪血也很入味。特别是肥肠的汤,尝不出肥肠那种浓烈的*腥味,很好喝。
据说这家店为了做好此菜,专门找了一家原生态养猪场,按照酒店制定的加工标准,每天提供新鲜的猪肥肠和猪血。由于数量有限,不提供零点单卖,限量供应,且只能在每位168元以上的宴席套餐上品尝到。
老味道,老礼俗,传统饮食新体验
“其味天成,自然也厚”。猪血炖肥肠,主要食材是用白煮的猪肥肠。区分猪肥肠的质地有个标准,就是看煮得是否烂糊。
猪血炖肥肠之所以受到众多食客喜爱,主要体现在食材优选和大厨的技艺上,尤其是在微妙的差异中,拿捏到位的最合适的口感。正如袁枚所说“味要浓厚,不可油腻。味要清鲜,不可淡薄。此疑似之间,差之毫厘,失以千里。”
当人们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自然想到的是吃得好一点,丰富一点,满足不同口味需求,其实这是一种朴素的饮食追求。“今人添设过多,搜索异味”“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这也是食客喜欢猪血炖肥肠的另一个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