炖吊子肥肠在卤煮里只是“金牌配角”,换成与之相像的炖吊子,肥肠才回归“主角”;前者是主食、副食都有,后者只是一道菜,多以砂锅、铁锅炖煮上桌。
“京系肥肠”中还有一种特殊的“鲜”,令人欲罢不能,并不是炒肝,而是肥肠炖豆腐。
肥肠炖豆腐
卤煮里的炸豆腐和猪小肠,汁醇色重;肥肠炖豆腐则与之相反。白嫩的柴锅豆腐,配着肥厚的大肠头,绵软软、糯叽叽,一同炖煮,豆鲜与油香共舞;韭菜花、酱豆腐入汤,京味儿也随之翻倍,撩开热气一口下肚,腹中升起冬日暖阳。
图源:b站,@老饭骨
能够精致烹饪肥肠的地方,多半也是农耕文化悠久的地区——这口纯粹的“油香四溢”,也曾代表穷苦百姓日常解馋、迅速补充体能的廉价选择。
贵州贵阳的肠旺面
但到了现在,日新月异,肥肠成功逆袭,变得比肉还贵。
数斤生肥肠只能出一斤熟肥肠,一只猪只能出三、四斤,且处理起来费时费力;曾经,能快速补充体力的“穷人饭”,也变成如今调剂生活的“珍馐”,个中滋味,谁又能真正说清呢?